創造成功之花
那是在1926年,一名7歲男孩跟隨父母來到巴黎拜見音樂大師艾涅斯庫。“我想跟您學琴。”男孩說。
“大概您拜錯了吧,我向來不給私人上課。”艾涅斯庫說。
男孩懇求說:“我一定要跟您學琴,我求您聽聽我拉琴吧。”
“這件事不好辦,我正要出遠門,明天清晨6點半就要出發。”
“我可以早一個鐘點來,趁您正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拉給您聽,行不行?”孩子又一次懇求大師。
孩子的直率、天真爛漫、稚氣十足,使大師產生了好感:“明天5點半到克里希街26號,我在那里恭候。”
翌晨6點鐘,艾涅斯庫聽完男孩的演奏滿意地走出房間,向恭候在門外的孩子的父親說:“上課不用付學費。孩子給我帶來的歡樂,完全抵得過我給他的好處。”
就在這一年,這名7歲的男孩就和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未滿10歲就在巴黎舉行了公演。他就是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紐因。
成功之花,為摯誠的求學者而盛開。
他出身于美國的威爾特郡金斯敦的一個窮苦家庭,幼年時他的父親因破產而瘋了,他便在叔叔的小飯館里當起了童工。
5年后,過度的勞累拖垮了他的身體,他被叔叔無情地趕出了店門。
在最困難的時候,他的女友拋棄了他,留下了一句令他肝膽俱碎的話:“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耽擱在你身上了。”為了能夠讀書和寫作,他在餐館打工,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晚上11點。
不見天日的長期禁閉和繁重的勞動使他本已孱弱的身體更加雪上加霜。但這仍無法阻止他讀書和寫作。他買不起書,就利用少有的閑暇泡在書店里一段一段地讀、記。
終于,蒼天不負苦心人。28歲那年,他的處女作《比澤奇遇》發表了。從那時一直到死,在漫漫的58年中,他獨自默默耕耘在文學的土地上。他一共發表著作87部。他就是偉大的英國文學家約翰·希頓。
成功之花,為執著的孤獨者而芬芳。
冰心先生說過: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美麗,想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成功之花,只有用心血和汗水去澆灌,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上一篇:劉羅鍋智告貪官
下一篇:創造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