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陽購房送車計
中國的第一家策劃公司或點子公司,論起知名度,當推何陽創辦的“北京市和洋民用新技術研究所”。
何陽原本一介書生,因不甘心于工薪族的清貧,辭職下海,成為北京市海淀區化工系統第一個自砸“鐵飯碗”的人。前途坎坷,商海浩瀚,壯士一去不復還。何陽下海并獲得的成功,著實為中國的一幫不甘認命的窮知識分子爭了一口硬氣。
何陽以向企業賣點子賺錢而聲揚神州。此種行業看似容易,可別人就是難學。下面介紹何陽的一個點子,可稱一絕。
在北京申辦奧運緊鑼密鼓之時,一家大型文化館將要搬遷擴建,市政府已下批文,并就此撥下1400萬元搬遷款。但是,搬遷地點有近100戶居民需要遷走。按現有的市內商品房售價,每套均在16~18萬元之間。如果加上其他費用,搬一戶要20萬元。這連小學生也會算,100戶就需要2000萬元,尚有缺口600萬元,文化館搬遷籌委會急得團團轉,找上級部門要求追加,但國家困難,拿不出。不知誰說了句:“你們去找何陽出點子吧!”整個籌委會人員全部來了,何陽的辦公室人滿為患。
他們希望找個立即賺錢的好項目,用1400萬元當資本,馬上獲得600萬元。何陽提出不必先用這錢干個什么項目,等攢了錢再搬遷,倒不是項目不好找,而是你們文化館本身不可能在短期內組織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如果沒有人才,再好的項目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贏利。這樣吧,我給你們出個主意,你們在北京郊區買100套房,然后,再買下100輛微型汽車,要同時送給搬遷戶。就造房成本而言,城里城外差不多。價格差主要在地理位置上,買一套房北京市內需要十七八萬元,而在郊區僅需三四萬元。我們在郊區也搞了些小區,但為什么不大受歡迎,主要是交通問題。我的家離工作地點近30公里,但是我并沒有感到遠,為什么?因為我有車?,F在一輛“大發”車僅要四五萬元,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夢想。如果按這個方案實施,豈不是夢想成真!
普通老百姓有了車也難“養”。那好辦,由文化館辦一個出租汽車公司,搬遷可自愿加入,如果每天需要接送上下班,司機則向房主交納1000元,不接送的交納2000元。其他各種費用、稅收,均由承包者自付。這樣對國家也有好處。好了,買商品房三四萬元,汽車四五萬元,100戶共需800萬元,文化館還凈剩600萬元!房地產公司賣出了100套房,汽車工業公司賣了100輛車,籌建處竟賺了600萬元!而老百姓有了住房還圓了汽車的夢,來了一個家家樂!
上一篇:何知縣審彌勒佛
下一篇:侯叔獻巧堵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