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臨潼區(qū)·石甕寺》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臨潼區(qū)驪山鎮(zhèn)驪山東繡嶺半山腹石甕谷中。石甕寺始建于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名福崖寺。此地上西方有懸泉飛瀑,飛瀑之上有大石如魚,名石魚巖,山泉由石魚嘴流下,激石成臼,其形似甕遂名其谷曰石甕谷,名其寺曰石甕寺。傳說,此寺之木料全系修建華清宮以后所剩之料。寺額為玄宗皇帝李隆基御題,寺內(nèi)后殿中的白玉石佛像,為幽州所進,與朝元閣造像相同,精巧絕倫,叩之如磬,高31厘米,趺坐于束腰復蓮座上,手執(zhí)戒尺,身著佛袍。又有脫空像,為西域名雕塑家元伽兒所造,余像為楊惠之手塑。此外寺中還有宋代沙石佛像3尊。
寺左上有斯飛亭,飛泉上方,東巖臨絕壁有紅樓,樓內(nèi)有玄宗題詩,兩壁有王維山水畫;西巖有綠閣,與紅樓相對應(yīng)。《臨潼縣志》說“綠閣在西,紅樓在東,下有瀑布千尺,水聲淙淙,林石間仄蹬盤突,上下曲折,人從柏影中北瞰,渭河明膩如線,驪山佳處在此”。寺前翠柏遮天,寺側(cè)芝蘭遍布,山花爛漫,流水潺潺,景色甚為秀麗,乃驪山之真麗也。
唐權(quán)德輿《石甕寺詩》曰:
石甕靈泉勝寶井,汲人回掛青絲綆。
廚煙半遂白云飛,當晝老僧來灌頂。
詩人王建《題石甕寺詩》曰:
青崖古寺夾城東,泉脈鐘聲內(nèi)里通。
地壓龍蛇山色別,屋連宮殿匠名同。
檐燈經(jīng)夏紗籠黑,溪葉先秋臘樹紅。
老子親題詩總在,畫扉長鎖碧龕中。
上一篇:《安康·平利縣·白土關(guān)》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寶雞·鳳翔縣·石鼓原和石鼓文》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