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戰役(1947年11月6~1日)
1947年11月,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及地方部隊對國民黨軍占據的具有堅固設防城市的攻堅戰役。
石家莊位于石德、平漢、正太三條鐵路交會處,構筑有堅固的防御工事,是華北的戰略要地。國民黨軍守軍為第3軍第32師及2個保安團和19個縣的保警隊,另有1個坦克連及6輛裝甲列車;11月初又增置了保定綏署獨立團及第3軍野炮營。并從市郊到市中心設置了三道防御陣地:第一道防線筑有7米深、6米寬,周長30千米的外市溝;第二道防線,環市區筑有內市溝一道,周長15千米;第三道防線為核心工事。筑有鋼筋水泥工事和6,000多個碉堡。各陣地間交通壕和地道縱橫交錯,裝甲列車沿環市鐵路晝夜巡邏。
10月23日,中央軍委批準晉察冀軍區關于奪取石家莊的報告,朱德總司令赴前線具體參加研究制定戰役計劃。具體部署是:晉察冀野戰軍第3、第4縱隊分別擔任石家莊市西南、東北方向主攻,冀中、冀晉軍區分別擔任石家莊市東南和西北方向助攻;以第2縱隊及冀中軍區一部置于定縣(今河北定州)地區,阻擊清苑(今河北保定)援軍。11月6日拂曉,攻城部隊對石家莊發起攻擊,當日占領外圍大部據點。7日,冀晉軍區獨1旅占領機場。第4縱隊攻克云盤山制高點。8至9日晨,攻城部隊連續攻占外市溝和內市溝大部分據點。10日16時,各突擊部隊在炮火掩護下,炸塌內市溝攻入市區,采取破墻躍進、小迂回、小穿插戰術,經過激烈巷戰,于12日11時,攻占市內核心陣地大石橋,戰役結束。
石家莊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2.4萬余人,開創了人民解放軍攻取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的先例,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并為今后攻城作戰積累了寶貴經驗。
國民黨軍在石家莊外圍構筑的工事
膠東保衛戰中人民解放軍山東兵團炮兵某部涉過膠河
上一篇:《石勒統一北方之戰(1~8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石敬瑭倚契丹滅后唐之戰(9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