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滅西周之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與申(今河南南陽北)、繒(今河南方城北)部落聯合進攻鎬京(今陜西西安西)殺幽王、滅西周的戰爭。
周公東征后,周朝出現一個相對穩定和發展的時期,史稱成康之治。以后數經興衰,至第十二代宣王繼位時,諸侯漸強,王室漸衰,周王地位已由“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變為“下堂而見諸侯。”宣王改革弊政,發展生產,國力有所增強,被頌為中興之主。但至晚年,連連用兵,往往失敗,實力大削,國勢復衰。其子幽王繼位后,又遇特大地震,山崩地裂,三川(涇、渭、洛水)枯竭,出現嚴重饑饉災荒,人民流離失所,諸侯不滿。
犬戎是游牧于洛水上游的強大部族,周穆王曾將其擊敗并遷之太原(今甘肅涇川北)。后又漸強,不斷東侵。一度進至焦獲(今陜西三原一帶)、涇陽(今陜西涇陽西北),并攻占犬丘(今陜西興平東南),嚴重威脅周王室安全。周宣王三年(公元前825年),命尹吉甫反擊,將其擊退。四年,又命秦仲進攻,但戰敗被殺。宣王再命秦仲長子率軍7,000進攻,大敗犬戎,收復失地。宣王封其為西垂大夫,居犬丘,稱莊公。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與申、繒聯合進攻鎬京,幽王舉烽火求援,諸侯拒不出兵。宗周貴族及王室六軍,均無斗志,一觸即潰,紛紛逃亡。幽王在東逃途中被犬戎殺于驪山(今陜西臨潼東南),西周滅亡。
幽王死后,申侯、繒侯及許文公擁立原太子宜臼于申,即周平王。諸侯得知鎬京被犬戎攻占的消息后,秦襄公、晉文侯、鄭武公和衛武公率軍來援。犬戎志在劫掠,當秦晉等援軍來攻時,稍事戰斗即滿載所搶財物退回太原。鎬京收復后,平王返京繼位,但因鎬京已被劫掠一空,宮室城垣亦被破壞,且距犬戎過近,時有被攻之虞。于是秦襄公、晉文侯、鄭武公和衛武公派兵護送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從此王室衰微,已無力控制諸侯。中國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
上一篇:《清統一戰爭(1644~1664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瓊崖反“掃蕩”反“蠶食”(194年月~194年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