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戰役(197年8月8~6日)
1937年8月,中國第2戰區第7集團軍在北平(今北京)西北的南口地區抵抗日本駐屯軍進攻平綏路(今北京至包頭)東段的防御作戰。
8月上旬,侵華日軍第5師團、獨立混成第11旅團由昌平向平綏路東段發動進攻。日軍關東軍一部由張北向萬全(今河北張家口)進攻,以配合行動。為固守南口這一咽喉要地,保衛察、晉、綏之門戶,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為第7集團軍總司令,劉汝明為副總司令,以第13軍軍長湯恩伯為前敵總指揮,負責指揮平綏路東段作戰。8月8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1旅團進攻中國守軍左翼陣地,被擊退。9日,日軍沿平綏路向南口正面發動進攻,中國守軍第89師在南口車站和龍虎臺高地憑險抵抗后,于12日退守長城要隘居庸關、八達嶺一線陣地。日軍多次向中國守軍發動猛烈進攻,均被擊退。17日,日軍第5師團主力迂回到中國守軍右翼鎮邊城、居庸關側背。19日,中日兩軍在禾子澗、沙鍋鋪等地反復沖殺,居庸關失而復得。20日,傅作義率主力回援萬全,留下第72師及獨立第7旅歸湯恩伯指揮。從23日起,湯恩伯調整部署,緊縮戰線,將得勝口、居庸關、鎮邊城一線劃分為三個守區,由第89師、第21師、第72師一部分別固守。迂回包抄長城各關口的日軍與中國守軍第4師、第72師展開激戰。23日,日軍占領鎮邊城、水頭村后,向懷來突進,居庸關側背受到威脅。日軍猛攻橫嶺城、居庸關一線,并釋放毒氣,守軍傷亡過半。26日,湯恩伯率部向桑干河右岸突圍。南口、懷來、延慶相繼失守,27日南口戰役結束。
此役,萬全以東平綏鐵路及其以北地區均被日軍占據,但此次戰役共殲日軍1.5萬余人,沉重打擊了日軍的氣焰,遲滯了日軍對察、晉、綏的進攻。
戰前態勢圖 1∶6000000
1937年8月,日軍侵占北平(今北京)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中,中國守軍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淞滬會戰中,日軍陸戰隊員戴著防毒面具向中國軍隊射擊。
上一篇:《南北朝形勢(49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南宋反攻中原之戰(114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