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反攻中原之戰(1140年)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南宋為收復中原失地而舉行的反攻作戰。
紹興十年五月,金撕毀和約,分兵四路大舉攻宋。聶黎軍出山東策應;知冀州李成軍攻河南;左監軍完顏杲自河中(今山西永濟西)入陜西;都元帥完顏宗弼率精兵10余萬,自黎陽(今河南浚縣)渡河取東京(今河南開封)。企圖奪回已歸還于南宋的陜西、河南等地。完顏宗弼率軍占領東京后,揮軍進抵順昌(今安徽阜陽)地區,遭到南宋名將劉琦所率八字軍頑強抗擊。劉琦堅守順昌,針對金軍不慣炎熱,不善夜戰弱點,以逸待勞,以攻為守,以步制騎,大敗金軍,迫其退回東京。受順昌大捷鼓舞,南宋將領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各軍分道出擊,收復了淮陽軍(今江蘇睢寧)、海州(今江蘇灌云西南)、亳州、宿州等地。京湖、京西宣撫使岳飛率軍數萬乘勢反擊,于六月中旬由鄂州(今湖北武昌)北上,以分進合擊戰法屢敗金軍,先后收復郾城(今屬河南)、潁昌(今河南許昌)、鄭州、陳州(今河南淮陽)等地;并命部將潛渡黃河,深入金軍后方,聯絡兩河義軍,形成東西并進,南北夾擊東京金軍之勢。七月初,宗弼為打破岳飛反攻,揮軍自東京奔襲郾城,企圖摧毀岳家軍指揮中心。岳飛先以騎兵沖殺,分割打亂金軍陣勢,繼以步制騎,破其精銳。岳家軍奮勇沖殺,以麻扎刀、提刀、大斧等,再破金軍“鐵浮圖”和號稱“拐子馬”的精騎部隊,重創金軍。宗弼率余部倉皇潰逃。爾后,岳家軍又于潁昌擊破宗弼軍的反擊。正當岳飛準備大舉反攻之時,宋廷為向金乞和,強令各路軍退兵,所復失地又被金軍占領。此間,金完顏杲率軍攻入陜西后,同樣遇到南宋川陜宣撫副使胡世將軍的有力反擊,敗多勝少。但南宋軍民反攻作戰的有利形勢,終為宋朝廷的妥協求和政策所斷送。
宋高宗趙構賜岳飛手敕。敕上后署”付岳飛”三字,上鈐“御前之寶”玉璽。
上一篇:《南口戰役(197年8月8~6日)》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南方三年游擊戰爭(194年秋~197年秋)》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