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泉州之旅·開元寺·桑蓮法界
泉州開元寺是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殿宇構筑雄偉壯觀,流金溢彩,四周刺桐掩映,古榕垂蔭,雙塔聳立,景色極其幽美。
開元寺始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是一座千年古剎,原名“蓮花寺”,相傳這里原是財主黃守恭的大桑園。某天,黃夢見一個和尚要他獻園建寺,于心不甘,就與和尚相約:佛法無邊,三天內園中桑樹若能開出白蓮花,就獻。不料三天后滿園桑樹果然競吐白色蓮花,黃守恭只得獻園。寺成后乃名“蓮花寺”。今寺內西畔還有一株老態龍鐘的桑樹,據傳它當年就開過白蓮花。此寺亦因之雅稱“桑蓮法界”。蓮花寺先后又易名為興教寺、龍興寺,到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詔天下各州各建一寺以紀年,才改稱“開元寺”。
大雄寶殿為全寺的主體建筑,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凡1000余平方米,氣概非凡。相傳建殿之日,地上有紫云飄繞,故又稱“紫云大殿”。現存殿宇是明末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捐資修建,殿內有九十四柱,別稱“百柱殿”。此殿的建筑藝術極有特色,從石柱、柱礎到斗拱、屋架造形,都別出心裁。最引人注目的是斗拱間附雕的二十四個飛天樂伎,個個體態輕盈,栩栩如生:有的捧硯揮毫,有的曲臂吹笙,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托盤獻寶……輕歌曼舞于屋梁之間,細賞之如聞其聲,如見其舞。殿內佛像的雕塑藝術極高,居中那尊釋迦牟尼像,據說是唐玄宗的“御賜佛像”。殿前月臺所嵌的七十二幅獅身人面浮雕,是印度婆羅門教遺物,殿后一對青石柱,上有精美的古代印度神話故事雕刻。這些都是宋、元間泉州婆羅門教寺廟的珍貴遺物,有濃厚的異國情調。
大雄寶殿后的甘露戒壇,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據記載是明末清初全國佛教寺廟中僅存的三處戒壇之一,另兩處在杭州昭慶寺和北京戒臺寺。戒壇是佛門弟子受戒之處,分五級,分層供奉盧舍那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千手干眼觀音等像,四周菩薩侍立,金剛護衛,壇座環列“護三皈”和“護五戒”諸神神主牌位,氣氛十分莊嚴。而壇頂正中藻井的建筑卻結構復雜又精巧美觀,斗拱間也附雕飛天樂伎,意態翩然。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川西之旅·九寨溝·格薩爾王·扎依扎嘎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梅園·梅園香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