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190年11月~191年1月)
1930年11月至1931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第15軍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地區粉碎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1930年11月上旬,國民黨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浚指揮7個師又1個旅的兵力,對鄂豫皖蘇區發動了第一次“圍剿”。11月中旬,紅1軍相繼進攻湖北姚家集、黃安(今湖北紅安)未克,下旬,又奔襲謝店、新洲,殲國民黨軍第13師1個營和第26師第2混成旅2個團。其后,紅1軍轉移但店地區休整。紅1軍的作戰行動,打亂了國民黨軍的“圍剿”部署。12月初,國民黨軍重新調集兵力,準備在新洲地區南北夾擊紅軍。此時,紅1軍已北上豫南,繼而轉向皖西。12月上旬,國民黨軍又增兵至8個師又3個旅,近10萬人,大舉進攻鄂豫皖蘇區,并以鄂豫邊蘇區為進攻重點。至12日,國民黨軍先后進占黃安、河口鎮等地。這時,鄂豫邊蘇區僅有的300余人地方武裝,在中共鄂豫皖邊臨時特委書記兼臨時軍事委員會主席曾中生的領導下,以廣泛的游擊戰爭,襲擾、牽制、打擊國民黨軍。此時,原在蘄(春)黃(梅)廣(濟)地區的紅15軍經皖西、豫南轉戰至黃安、麻城地區,隨即投入反“圍剿”作戰。16日,紅15軍攻占河口鎮,殲滅國民黨軍一部。紅1軍東進皖西后,于12月中旬先后在金家寨、蘇家埠等地殲國民黨軍第46師3個營,并一度包圍六安,進逼霍山,收復皖西大部失地。國民黨軍急忙增兵皖西,分三路合擊正在麻埠地區集中的紅1軍。30日,紅1軍向進至東、西香火嶺的國民黨軍第46師及警備第2旅發起攻擊,殲滅3個團,擊潰3個團。1931年1月3日,紅1軍主力西返豫南。14日,在商城以東的四顧墩地區,殲國民黨軍第30師1個團,連遭紅軍打擊的國民黨軍紛紛向城鎮據點收縮。
至此,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被粉碎,紅軍共斃傷俘國民黨軍5,000余人。1931年1月中旬,紅1軍與紅15軍在商城以南的長竹園會師。會師后,兩軍合編為紅4軍,繼續在鄂豫皖蘇區開展斗爭。
鄂豫皖蘇區的紅軍連續粉碎國民黨軍的“圍剿”。圖為鄂豫皖赤衛隊繳獲國民黨軍的飛機,后被命名為“列寧”號,曾配合紅軍參加過黃安(今湖北紅安)等戰斗。
上一篇:《鄂西會戰(194年5~6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剿”(191年~5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