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廬山·千年寶樹萬年松
廬山雨水豐沛,氣候溫和,各種珍稀植物甚多。在五老峰與三疊泉之間的青蓮谷中有珍貴樹木園,面積一百多畝,種植多種珍稀植物,如金錢松、三尖杉、木蓮、厚樸、玉蘭、光皮樺、紅豆杉等。廬山上亦甚多千年古樹。
三寶樹·五爪樟·鵝掌楸
三寶樹在黃龍?zhí)吨咂律?,兩棵柳杉,高達34米,樹干要四人合抱。另一棵為古老銀杏樹,又名白果樹,是第四紀(jì)冰川的殘留“活化石”,因它生長緩慢,須三代人種植才能生長,故又叫“公孫樹”。三樹近旁的巖石上刻有大字:“晉僧曇詵手植娑羅”,傳說三樹是晉代僧人曇詵從西域引種來的,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明代《徐霞客游記》記曰:“溪上樹大三人圍,非檜非杉,枝頭著子累累?!睋?jù)《廬山志》記載,這里曾是萬杉參天,后被山僧盜伐,僅剩下此三株最古老的寶樹了。
這三棵寶樹能夠保存下來,確實很不容易。相傳明神宗曾將廬山劃為御園,有一次他心血來潮要將此三棵大樹砍了,留下一截,做三個大圓桌來歡宴群臣。他調(diào)集一百個木匠,前去砍鋸,可是砍了鋸了的傷口,很快又合上長好,怎么也砍不了。神宗大怒,下令說如砍不倒樹即要殺死全部木匠。木匠哭訴于寶樹,寶樹忽開口說話,要他們一點點地砍,一枝一枝地砍,不然要壓死眾多的樹木子孫。木匠們有感于寶樹的義氣,一齊跪拜曰:“你有情,我們怎能無義。寧愿殺頭,也絕不砍樹?!庇谑欠畔鹿ぞ叩戎鴼㈩^。神宗聽說后,對寶樹和木匠們的義氣大為贊賞,下令保護黃龍寺前的三棵寶樹,砍伐者處以極刑。
三寶樹西面有石亭名“賜經(jīng)亭”,亭內(nèi)有龍碑刻著明神宗皇帝的敕諭并注明“肅皇太后命工刊印續(xù)入藏經(jīng)四十函,并舊行藏經(jīng)六百三十七函”。亭今仍在,但藏經(jīng)樓已毀。神宗的傳說看來與他來此的歷史有關(guān)。
萬杉寺在慶云峰下,宋真宗景德年間,有僧人在此手植萬杉,因而得名。他還在山前手植大樟樹,即寺前那高大的“五爪樟”。此古樹的枝干交錯,令人分辨不清,上面竟如幾十根粗藤絞擰在一起。清代詩人程頌萬詩曰:“一爪為一龍,一龍為一吟。龍吟有時合,龍爪入云深。”這高大的五爪樟亦為廬山一寶。
三百萬年前第四紀(jì)冰川遺留下的植物“化石”,除銀杏外,在廬山還有水杉、鵝掌楸、金錢松等等。1934年在含鄱嶺與大月山之間的大山谷中新建的廬山植物園,當(dāng)時即培植了野生的鵝掌楸,此樹生長快,壽命長,高大者達40米,胸徑1.2米,木材紋直質(zhì)軟不變形,葉與皮可治風(fēng)濕病。同時還培植了我國特有的金錢松,為落葉喬木,樹高40米,胸徑1米,也是一種珍貴的木材,可作建筑、橋梁、船舶、家具等用材,根皮名“土槿皮”,可藥用,可治癬病,殺霉菌、止癢……。此樹秋季樹葉金黃,形如金錢,今已成為國際園林觀賞植物“四大名樹”之一。
千姿百態(tài)廬山松
廬山松樹品種極多,1934年由胡先骕等植物學(xué)家創(chuàng)辦了廬山植物園。在海拔1200米的山谷中,幾十年來已從廬山野生植物和國內(nèi)外的松柏類名種中培育、移植了二百多種松樹,被人們譽為松柏杉檜的“活標(biāo)本基地”。其最有特色的名松有以下諸種:“廬山松”,又名偃蓋松,在五老峰巔、龍首崖邊及仙人洞外均有生長,這是一種千年古松,往往生長在懸崖邊隙之中,向外張開,如翠云片片,雖然樹高不過丈把,但盤結(jié)幾重,屈曲如虬龍,枝葉向四邊伸出,異常茂密繁盛,樹根翻舞如龍爪緊插崖隙,使樹干非常平穩(wěn)。周景式《廬山記》曰:“石門澗北之龍首崖,即松柏崖,南臨石門澗,自澗中仰視之,離離如駢塵尾,號塵尾松,又稱佛手松,即偃蓋松?!笨梢娺@種古松在龍首崖一帶甚多,以致此崖有“松柏崖”的別名。偃蓋松如今已成廬山的象征,人們稱“廬山松”。廬山松尤以五老峰第三峰懸崖上的那一棵為代表,此松樹干曲折,枝葉向外張開,如青云華蓋籠罩在峰頂絕壁之上,甚為壯觀,人稱“五老松”。其攬月探海之勢,鶴舞龍蟠之態(tài),曾令無數(shù)畫家、攝影家紛紛前來寫照,我國民間藝人已將它的形象織繡成巨幅壁毯,贈送聯(lián)合國,懸掛在聯(lián)合國大廈的大廳之中?!皬]山松煙”是制墨的絕好材料?!赌挕吩疲骸皬]山松煙,代群角膠,十年以上堅如石者妙矣?!边@可能與生于石上有關(guān)。
“萬年松”,是廬山大天池一帶所特有的古松,枝繁而盤屈,可移作盆景栽于砂石之中,被譽為“不死之物”。《桑疏》云:“萬年松,生大天池舍利塔旁。幼松稍大,取而置諸中笥之中,數(shù)年噀之,以水而種之,立活,觸之以油,則黃殞矣?!泵鞔娙藦垥r徹,最愛大天池畔群松之千姿百態(tài),有詩曰:“文殊臺前百尺松,枝枝屈曲盤虬龍。松振云霧須臾起,化作天邊千萬峰。”
六朝古松,在東林寺影堂前,兩棵古老松樹,高大參天,氣勢挺拔蒼勁,松旁有一石碑,上有明人題刻“六朝松”三個大字。相傳此二松為東晉名僧慧遠(yuǎn)在建寺時所植,已一千五百多年。北宋時,有名士王韶在東林寺苦讀,人們以此六朝松為其外號,叫他“古松”,他不以為意,反有詩詠此古松:“綠皮皺剝五嶙峋,高節(jié)分明是古人。解與乾坤生氣概,幾因風(fēng)雨長精神。裝添景物年年別,捭闔窮愁日日新。惟有碧奇云里月,其君孤影最相親?!?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wangans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王安石見了此詩,大加贊賞,并和詩一首,也寫古松:“森森直立百余尋,高入青冥不附林。萬壑風(fēng)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豈因糞土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廊廟乏材應(yīng)見取,世無良匠莫相侵?!?/p>
除中國特有的金錢松、臺灣松、龍柏、水杉、鹿角檜等松柏科植物外,中國科學(xué)院廬山植物園中還有來自國外的美國花旗松、歐洲落葉松、意大利松、加拿大松、日本冷杉、挪威云杉、北美云杉以及日本柳杉、花柏等等?!笆澜缛笸@樹種”雪松、南洋杉、“日本金松”等,已在植物園生根繁植。如今廬山颯颯的松濤之聲,主要來自臺灣松的樹林。臺灣松原為野生,二十年代被廬山首先栽培成功用以綠化荒山?!霸抡账闪帧比缃褚殉蔀閺]山的著名風(fēng)景點,而這個景點的命名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牯嶺的松樹小道往西不遠(yuǎn)處,有一片古松林。相傳,在這里的一巨大的巖石旁,住著一家人,老夫婦和五個兒女。老大在潯陽經(jīng)商,二女在鄱陽湖邊織網(wǎng),三兒子在湖上捕魚,四兒子在長江駕船,五兒子在山下幫工。他們常年不歸,老倆口特別思念。有一年快到中秋節(jié)了,老人想老大從小喜愛方竹庵的方竹,二女兒喜歡金竹坪的金竹,老三喜歡五老峰紫竹院的紫竹,老四喜歡竹林庵的斑竹,小兒子則喜歡簡寂觀的苦竹,于是老人用這五種竹子,各做一只長簫,吹出的聲音各有不同。五個兒女聽到這親切的簫聲,知道老父母在思念自己,于是不約而同地在八月中秋之夜回到了松樹林邊的家中。全家人圍坐在大巖石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共敘別情。后人就在此石上刻下“月照松林”四個大字,成為廬山一景。
廬山杏林與名醫(yī)董奉
三國時名醫(yī)董奉,隱居在廬山,常攀崖采藥練功治病,有起死回生的高明醫(yī)術(shù),曾把死了三日的交州刺史杜燮急救回陽。杜燮非常感謝董奉救命之恩,要封他官職,被謝絕。又給他高樓房舍也不受,樂居深山,只是說:“如果刺史執(zhí)意要謝就多種幾棵杏樹吧!”
董奉回到廬山之后,求醫(yī)的人更多,大家稱他“董神醫(yī)”。他別的都不要,只要重病治愈者,種杏樹五棵,輕病者,種杏樹一棵。不幾年,他家四周種滿了杏樹。每年杏熟之后,他以杏換谷,救濟貧民。換谷由人自取,如以少換多,則山虎即出……后人為紀(jì)念他,就在他舊居的杏林遺址,建“董奉館”,又叫“杏林壇”。谷簾泉流下的水,經(jīng)過杏林,也帶上了香味,被稱為“香泉”。
后來人們贊頌醫(yī)術(shù)高明的醫(yī)生,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之類的話,其典故的出處正在這里。明人曾棨則有《杏林》一詩寫此故事:
《千年寶樹萬年松》古詩句出處:董仙昔日家何處?云在芙蓉峰下住。當(dāng)時種杏盡成林,歲歲開花千萬樹。藥爐九轉(zhuǎn)成丹砂,乘云飛上大清家。回首杏樹宛如昨,東風(fēng)處處蒸紅霞。春云壓地花圍屋,秋實連山虎收谷。卻笑蘇耽桔井泉,一酌寒流不堪掬。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千古奇觀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普陀山·千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