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城固縣·張騫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城固縣城西饒家營村北。張騫墓是西漢時外交家博望侯張騫的葬地。
張騫,城固縣城西南白崖村人。據史料記載,張騫于漢武帝劉徹建元二年(前139年),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去匈奴、大宛、月氏等國,他越蔥嶺,歷康居、大夏、大月氏等地。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由西域回,途中曾被匈奴扣留過,這次出使先后共13年,在匈奴被扣留長達11年。回漢后在元朔三年即封為中大夫。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帝遣張騫隨大將衛青出擊匈奴,他熟悉西域地理情況、民俗習慣、水草豐處,在協助衛青作戰中功績卓著,封博望侯。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帝遣博望侯張騫去西南,指求身毒國(今印度)。這次由犍為郡出發,未通身毒而通滇國(今云南)。元狩二年張騫又擊匈奴,因錯過行軍日期削去博望侯爵,廢為平民。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三月,拜張騫為中郎將,出使烏孫,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闐。通西域36國,漢遂在河西置酒泉郡和武威郡。是歲張騫返長安(陜西西安市)漢京城。
張騫多次出使西域和滇國,成為西漢著名的外交家,促進了我國和中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熟悉各國政治、地理、物產、風俗、民情,對少數民族的團結起了良好的作用。
張騫之墓,坐北向南,墓地呈長方形,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占地1.05畝,封土南北長13米,東西寬8米,高5米。墓周古柏15株,橡樹1株。墓冢前有石碑3通,正中一通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8個大字,為清高宗弘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立,陜西巡撫畢沅所書。余碑兩通則為記事之碑,其右側一碑題《增修漢博望侯張公墓道記》,碑陰刻《漢書》中《張騫傳》全文,此碑為1939年立,由當時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校委會常委胡庶華、徐誦明、李蒸建立,教授黎錦熙書、吳世昌撰文。墓前15米處有一對漢雕石虎,仰臥回首,體質雄健,年長日久剝蝕嚴重。
張騫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漢中·留壩縣·張良廟》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延安·志丹縣·志丹陵園》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