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區·八仙宮》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碑林區長樂坊。八仙宮俗稱八仙庵,是西安市最大的一處道教宮庵,是國家級道教宮觀之一,廟址系唐興慶宮的局部,臨長樂坊大街,有“長安酒肆,呂純陽遇漢鐘離成道處”石碑一方,八仙宮正是由這一仙跡而為道教所重視,成為全國道教徒們向往的勝地。
據八仙庵碑石記載,宋時此處地下常聞隱隱雷聲,因建雷神廟以鎮之。后來,有人看見八位異丐于雷神廟前手捉飛舞之蟑螂食之,丐去后遺遍地粟殼,人云八仙游戲人間,遂建廟祀“八仙”于此。稱為八仙庵。到了元代,道教成為國教,漢鐘離、呂洞賓為道教全真北五祖祖師,遂在“長安酒肆,仙跡故址”的雷神廟、八仙庵基礎上大興土木,擴建殿堂,成為頗具規模的廟觀。迨至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已形成道教十方叢林重點宮觀。宮前有磚筑巨大照壁,上刻“萬古長春”四個大字,照壁之北,隔街有大牌坊兩座,臨街一座于1940年拆除。有山門,為三開間庵院內有鐘樓和鼓樓,分立左右。其后有靈官殿、雷祖殿、八仙殿、斗姆殿以及兩廊廂房。第一進大殿五間;第二進有殿兩座,前殿為三開間,后殿為五開間,內有鐵拐李、呂洞賓、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曹國舅等八仙像,殿門正面額懸“寶箓仙傳”四字大匾,為清德宗載湉光緒皇帝御筆;第三進有大殿五間,殿門懸有“洞天云笈”四字大匾,為清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所書,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為避八國聯軍而到西安避難,曾一度駐蹕八仙庵,賞銀一千兩修庵,并書以上兩匾。第三進的東西各有跨院,東院為呂祖、太白殿,一說太白殿為在太白山采藥的藥王殿。西院為邱祖殿和監院。中軸線和跨院外的兩旁還有廂房18間,分別為客房、園堂、寮堂、住室和辦公室等,西安市“道協”即住此宮辦公。全宮自前至后,共占地60余畝,全宮除祈祀“八仙”外,尚祈祀黑虎靈官、雷公電母、邱長春以及之斗姆。這位斗姆,人們生疏,不知者多,為道教信奉的女神,是北斗眾星斗之母,故名斗姆。據《道藏》第二十九冊記載:斗姆原為周御王之妃,名紫光夫人,生九子,初生二子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后生七子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又據《道藏》第三百四十一冊記載:斗姆為北斗眾星之母,斗為之魄,水為之精,號中天梵烝斗母元君。
解放后,八仙宮于1952年重新修飾,“文革”中道觀有所破壞,1984年起由庵道人員自行管理。昔日,重陽節為八仙宮之九皇盛會,農歷四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為八仙庵廟會,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并有農村土特產品物資交流和購置夏收農具,煙火旺盛、市場繁榮。
八仙庵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西安·周至縣·仙游寺》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碑林區·興慶宮遺址》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