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寫《聊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著有《聊齋志異》等。
蒲松齡出生在清朝初年一個沒落地主家庭,從祖父那代起,家道就每況愈下。蒲松齡成年后,生活更加艱難,跟兄弟分家時,他只分到幾畝薄田和祖上留下來的三間農場老屋。家中四壁皆空,只好出去給人家當塾師,靠微薄的教書收入來糊口。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讀了許多書,但卻與科舉無緣,屢試不中。為了抨擊科舉制度,排遣心中的郁悶,他一面教書,一面廣泛搜集民間傳說和故事,準備文學創(chuàng)作。
相傳他為了搜集寫作素材,常常出沒在鄉(xiāng)里之間,請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給他講民間流傳的關于妖狐鬼怪的故事,然后記錄下來,進行詳細的修改和加工。他曾在路旁放一張桌子,桌上擺著煙和茶,凡過往行人,只要能給他說個故事或傳說,就可以吸煙喝茶歇歇腳。后來,許多朋友知道他如此苦心收集素材,也熱誠相助,將自己道聽途說的故事轉告給他,供他選用。日積月累,材料越來越多,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一部說鬼論狐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問世了。這部偉大的杰作從它一問世起就受到了人民的喜愛,現在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上一篇:董遇三余讀書
下一篇:薛譚學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