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敦煌之旅·張掖大佛寺·中國臥佛之最
張掖是絲綢之路上的又一重鎮,居河西走廊中部,為河西四郡之一。據《漢書》載,前111年,從武威郡中分出張掖郡。從地形上看,以張掖為界,河西走廊以東尚有黃土分布,以西則為沙漠、戈壁。所謂“張掖”,即“張中國之臂掖,以通西域,斷絕匈奴右臂”之意。據守張掖可南阻青海,北控居延,西安西域,東衛關中,是兵家必爭之地。
張掖大佛寺因寺內擁有中國最大的室內臥佛而聞名。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西夏建筑遺存。明代敕封寶覺寺,清康熙十七年,改稱宏仁寺,俗稱大佛寺或睡佛寺。相傳有個叫嵬咩的和尚出游至此,忽聞“天樂”悠然飄來,遂發地三四尺,掘出一翠瓦金磚覆蓋的臥佛,便在此建起大佛寺。原寺規模較大,現僅存大佛殿和翠塔樓等,為清乾隆年間重建。大佛殿高兩層,面闊九間,進深七間,正中塑釋迦牟尼涅槃像,即大佛。臥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長2米有余。造像比例勻稱,姿態自然。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盛贊臥佛的造型之妙。
大佛寺是與西夏及元代王室關系甚密的名剎之一。篤信佛教的西太后常來此居住;元世祖忽必烈的母親別吉太后亦曾來此居住,并在寺內生下了忽必烈。別吉太后后來病死于軍中,曾長期停柩大佛寺。
據《中國名勝典故》云,大佛寺還是南宋末年兒皇帝趙顯出家之處。1276年,元兵俘獲了年僅六歲的幼主趙顯(德祐帝),送往張掖,封其為瀛國公。趙顯成年后,忽必烈把公主嫁給他為妻。一日晚,忽必烈夢見一條金龍纏繞殿柱。次日,趙顯來朝時正好站在忽必烈做夢所見的龍繞殿柱旁。忽必烈心中大為不快,欲除掉趙顯,公主得知,速通知趙顯。趙顯只好出家為僧避禍,釋號合尊大師。趙顯先在張掖白塔寺,后移居大佛寺,做了幾十年的和尚。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武夷山之旅·滄浪閣·嚴羽垂釣鐵城巍巍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上海之旅·上海·中國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