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薦,舉賢任能》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孫權稱帝,拜授步騭為驃騎將軍,任為冀州牧。公元229年,步騭都督西陵,代替陸遜督撫荊州、冀州二地,不久因為冀州歸屬蜀國名下,被解除了冀州牧的職務。
這時太子孫登駐于武昌,他愛護百姓,喜行善政,給步騭寫信說:“賢德的人,彬彬君子,是用來使國家教化興盛,輔佐人主治理政務的人。我生性愚昧不明,不能洞曉為政為人的道理,雖然誠誠懇懇想竭盡全力去追求賢明之德,以成為一名君子。而那些遠近各方的士人,他們各自道德才能的高下先后,我也對之茫然,不能詳細了解。古書上說: ‘愛這個人能不叫他勞苦嗎?忠于這個人能不教導他嗎?’這句話的意思難道不是希望君子去做的嗎!”
步騭于是把當時在荊州地區內任職做事的人條陳給太子,有諸葛瑾、陸遜、朱然、程普、潘浚、裴玄、夏侯承、衛旌、李肅、周條、石干等十一人,介紹他們事跡品行,區分他們的人品才能高下。
步騭趁機上疏勸勉太子,向他提出:“臣聽說人君不親自去管小事,各部門的官員們各司其職。所以舜任命了九賢,就可不必操心政事,他彈著五弦琴,詠唱著南風之詩,不必走出朝廷,即可將天下治理得很好。齊桓公任用了管仲,他自己披散著頭發,坐著車子去游逛,齊國既治理得很好,又做到了匡救周天子。近世漢高祖收攬了三杰而帝業振興,西楚霸王失去了雄杰的人才而喪失了事業的成功。汲黯在朝廷上,淮南王謀反的打算就停止了,郅都守御邊疆,匈奴人就逃竄而去。所以賢人所在,就能戰勝敵人于萬里之外,他們確實是國家銳利的武器,是杰出的人才,是國家興旺和衰敗的關鍵啊!現在我國的王化還未布達于漢水以北,黃河、洛河兩岸還有纂位叛逆的丑類,確實是招攬英雄、選拔俊杰、任用賢才的時候了。希望太子經心留意,那就是天下的幸運了?!?
上一篇:《知人善察:吳左丞相陸凱去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知彼知己:曹操與呂布戰于濮陽》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