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 曹操與呂布戰于濮陽》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呂布有一支部隊駐在濮陽以西,曹操乘夜襲擊,將其擊潰。還未來得及撤回,正遇上呂布前來援救。呂布親自沖鋒陷陣,自清晨一直戰到太陽偏西,交戰數十回合,兩軍相持不下,十分危急。曹操召募壯士去突擊敵陣,司馬陳留人典韋率領那些應募壯士在陣前抵御呂布軍隊的進攻。呂布軍中弓弩齊發,箭如雨下。典韋對敵人連看也不看,對那些壯士說:“敵人來到距我們十步的地方,再告訴我。”壯士們說: “已經十步了。”典韋又說: “相距五步時再告訴我。”那些壯士們見敵人已到面前,大為驚惶,趕快喊:“敵人已經到了!”典韋手執鐵戟,大喊而起,沖入敵陣,對面的敵人,無不應聲而倒,呂布的軍隊后撤。這時天色已晚,曹操才得以率軍退回自己的營寨。回營后,曹操提升典韋為都尉,命他平日領兵數百人,在自己的大帳左右負責警衛。
濮陽縣的大姓田氏為呂布實行反間計,假意作曹操的內應。曹操得以進入濮陽城后,縱火焚燒所經過的東門,表示自己不再退回。及至與呂布交戰,曹軍大敗,呂布部下的騎士捉到曹操而不認識,問道:“曹操在哪里?”曹操說:“騎黃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操。”呂布的騎士就放開曹操,而去追那騎黃馬的人。曹操從大火中突圍而出,回到營中,親自慰問軍士,命令軍中趕制攻城用的器械。隨即進軍,再次攻擊濮陽。他與呂布相持一百余天,發生蝗災,百姓饑饉,呂布的存糧也已吃盡,兩軍各自撤退。
九月,曹操回到鄄城。呂布率軍到乘氏縣,被乘氏縣人李進擊敗,向東退到山陽。
十月,曹操來到東阿縣。這時,袁紹派人勸說曹操,想讓曹操把家眷送到鄴城居住。曹操新近失掉兗州,軍中糧食也已吃盡,便準備接受袁紹的建議。程昱說:“我認為將軍這是臨事畏懼,不然,為什么考慮得這么不周全!袁紹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但他的智謀卻不足以實現他的野心。將軍自己考慮一下,能做他的下屬嗎?將軍以龍虎之威,可以當他的韓信、彭越嗎?如今兗州雖已殘破,還有三城控制在您的手中,部下的戰士不下萬人,憑將軍的謀略與武功,再加上荀彧和我們這些人,齊心協力,是可以成就霸王之業的,請將軍重新考慮!”曹操于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
典韋鎮定自若,不動如山,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使對方猝不及防。這一韜略就是《孫子兵法》上講的,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動者,動于九天之上。
在與呂布爭奪濮陽中,曹操中了反間計,棋輸一步。進城之后,燒掉東門,以示必死,這是運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韜略,曹操被擒之后,急中生智,指鹿為馬,金蟬脫殼,移花接木,高度表現了一個韜略家的隨時應變的機警品性。戰敗之后,深入士卒,信心百倍,反映了一個韜略家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這些性格和意志都是韜略家的基本素養。
程昱在關鍵時刻,又替曹操獻上一個意義深遠的決策方案,這個方案的韜略特點在于:一、深刻認識對手,從終極目標推論得出袁紹不能成大事,曹操不為人下的結論。二、識光明于艱難之中,見前途于曲折之內。從曹操本身智能,兗州還有根據地,軍隊還有實力,人才還有不少等方面剖析,得出還有發展余地的結論。從而指出決策者臨事而懼的性格弱點,幫助決策者不被暫時的困難所迷惑,激發其創造、競爭的意識,最后促使決策者轉變了立場和觀念。
上一篇:《知人善薦,舉賢任能》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知彼知己,先勝后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