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孛兒只斤海山
海山是答剌麻八剌的長子,母親是興圣皇太后弘吉剌氏,他出生在1281年七月十九日。
忽必烈生前曾立次子真金為太子,不幸的是這位倡行漢法的真金竟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先他而死。真金留下了三個兒子,即甘麻剌、答剌麻八剌和鐵木耳。忽必烈對這三個孫子都很喜歡,一時不能決定立誰為 “皇太孫”。甘麻剌先后被封為梁王、晉王,率軍鎮(zhèn)守北邊,統(tǒng)有重兵。答剌麻八剌一直被留在真金與忽必烈的身邊,至元二十八年 (1291) 他受命出鎮(zhèn)懷州(今河南沁陽),未到懷州就生病回京,于次年春天去世。
忽必烈去世后,甘麻剌讓位給三弟鐵木耳,鐵木耳即位,是為成宗。成宗只生過一個兒子德壽,德壽于大德九年 (1305) 六月被立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得病夭亡。成宗晚年多病,很少親理政務,國家大事,內則決于宮人,外則委托宰臣。成宗一死,便圍繞帝位繼承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奪權斗爭。
早在大德三年(1299),由于原來鎮(zhèn)守漠北的寧遠王闊闊出備邊松懈,元成宗就命其侄子海山去闊闊出軍中代領其職。大德八年 (1304) 十月,海山被冊封為懷寧王,佩帶金印,食封瑞州65000戶。顯赫的軍功和精良的部眾,為海山爭奪帝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德十一年 (1307) 正月,成宗鐵木耳駕崩于病榻之上。依元朝舊制,在皇位空虛之際暫由中宮卜魯罕皇后攝政,由她負責召集宗親大臣舉行庫里爾臺大會另選新君。卜魯罕和左丞相阿忽臺等準備擁立成宗的堂弟安西王阿難答,因阿難答是當時世祖忽必烈諸孫中年紀最長者,如果將帝位傳給世祖諸孫,阿難答是當然的繼承人。但是,世祖生前有日后帝位必須傳給真金太子之后的成約,依此應是成宗長兄甘麻刺的長子也孫帖木兒(后為泰定帝)。成宗的訃告?zhèn)髦翍衙?,成宗次兄答剌麻八剌的次子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其母答己也以奔喪的名義回到京城,準備奪取帝位。一場血腥的權力爭奪已不可避免。
按照蒙古婚俗,弟有收兄寡妻的習俗,答剌麻八刺死后,鐵木耳很想納其貌美的嫂子答己為妃,結果被生性好妒的卜魯罕皇后阻止,因此,她與答己始有芥蒂。大德十年(1306),不魯罕皇后曾密謀將答己與其子愛育黎拔力八達貶往懷州。成宗歸天之后,不魯罕擔心鎮(zhèn)戍北邊的親王海山歸來后報復前怨,便密令安西王阿難答來京師,準備立他為皇帝,一則可以穩(wěn)固京師,二來也可以更牢固地把持權柄。
右丞相哈剌哈孫表面上并不反對不魯罕皇后的意思,暗中卻派人北迎海山于漠北,南迎愛育黎拔力八達于懷州。他將京城百司的符印全部收起,封閉府庫,把守掖門,控制機樞,對于來自內廷的旨意,他佯裝有病,不予署理。當時適逢海山從漠北遣派脫脫來京師辦事,哈剌哈孫令他速還漠北,將京城里的變故報告海山。
海山在漠北,距大都路遠,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先到大都。哈剌哈孫連夜派人鼓動他說: “懷寧王路途遙遠,不能馬上到達,如不及早動手,怕夜長夢多,生出不測,事不宜遲,應先發(fā)制人才是”。當時,皇后已決定讓阿難答于次日登基,但愛育黎拔力八達提前一步,在阿難答等人預謀取得皇位的前一天率先帶領衛(wèi)士闖入內庭,逮捕了左丞相阿忽臺和安西王阿難答等人,以 “亂祖宗家法”的罪名,將其全部殺死。諸王闊闊出、牙忽都等勸愛育黎拔力八達即皇帝位,但他考慮到其兄海山擁有重兵且能征善戰(zhàn),不敢造次,于是先以監(jiān)國的名義掌握政權,與哈剌哈孫一起日夜居守禁中防備事變。另派使者奉玉璽北迎海山。
大德十一年(1307)三月,海山率3萬精兵到達和林(今額爾德尼召南),得悉愛育黎拔力八達政變成功,他便召集諸王駙馬等商議南下奪取帝位。其母答己聽信陰陽家關于“海山即位,運祚不長”的說教,并遣派近臣將此話告訴海山。海山聽后大為不滿,率部下精兵分三路南下。答己大為吃驚,忙遣脫脫回報海山,邀請他速來京師。此前太后因海山遲遲不來,已遣阿沙不花前往說明諸王群臣擁戴之意,細述了安西王謀變以及愛育黎拔力八達平叛監(jiān)國的始末。海山覺得情況確切,便于大德十一年 (1307) 五月到達上都。母子三人相會一處,大會諸王。廢成宗皇后卜魯罕,貶謫東安州,后又賜死。同時還收捕了阿難答的同伙宗王明里鐵木兒,也押至上都賜死。
海山在星者指定的日子舉行了即位大典。之后,在大安閣朝會諸王、文武百官,宣布大赦天下。
他還下令存恤征戍之士及供給繁重州郡的役卒,免除大都、上都、隆興三年差稅。云南、八番、田楊等地免除一年差發(fā)。逃移復業(yè)者,免三年。受災地區(qū),停止征收山場湖泊稅,聽任貧民就地采取。軍馬經(jīng)過州縣,不得擾鬧百姓。允許民間冶鐵。勉勵興辦學校,免除儒戶的差役。存問鰥寡孤獨。
武宗即位之后,大量任用自己的親信執(zhí)掌要樞,將舊朝文武一概更換。朵爾朵海為太傅知樞密院事。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加太保官,并且兼管軍國重事。知樞密院塔刺海為中書左丞相,參預樞密院、宣徽院事,同阿沙不花等并為中書平章政事。特授乞臺普濟為中書平章政事,脫脫為御史大夫。
乞臺普濟是海山的親信扈從。他本是西夏人,祖父立吉兒威是成吉思汗的宿衛(wèi),父親算智兒威曾隨忽必烈攻打大理國,討伐阿里不哥。乞臺普濟本人作過太子真金的宿衛(wèi),環(huán)侍左右二十余年。海山自幼就和這位老家人混得很熟。他率兵抵御海都時,乞臺普濟為其隨身扈從。海山取得帝位后,乞臺普濟平步青云,榮任中書平章政事。
禿剌在平定叛黨時,手縛阿忽臺,立功最大,被冊封為越王。哈剌哈孫勸諫武宗說:“依照祖宗舊制,必須是皇室至親,方可褒封為王,禿剌系是疏屬,不得以一日之功,廢萬世之制?!蔽渥诓宦牐炊鴮е露d剌對哈剌哈孫記恨在心,不時暗中讒毀,誣蔑安西謀變時哈剌哈孫曾經(jīng)署名。武宗改變初衷,將哈刺哈孫調出京城,讓他擔任和林行省左丞相,仍兼太傅銜,陽似重用,實為疏遠。中書右丞相一職,先由塔剌海補任,后又由乞臺普濟擔任。至大二年 (1309) 八月,武宗設置尚書省,中書省名存實亡,乞臺普濟改任尚書右丞相,加銜太傅,不久被封為安吉王。由脫虎脫代任尚書右丞相。
武宗初年,很想因循漢制,重儒尊道。所以即位不久,他就遣使前往闕里,以太牢之禮祭祀孔子,而且加號“大成至圣文宣王”,對全國遵行儒教者予以優(yōu)赦。中書右丞孛羅帖木兒用蒙古文譯《孝經(jīng)》,進呈武宗覽閱,得到嘉獎。武宗命令中書省刻板模印,遍賜諸王大臣。因武宗尊崇圣教,宮廷內外,一時間習經(jīng)成風。
但是,武宗嗣位不久就坐享承平,漸漸耽于荒逸,每日除聽朝外,就在宮中宴飲,因沉湎酒色,信用佞幸,武宗對朝政很少認真過問,元朝政局非但未從成宗末年的混亂中走出來,反而愈來愈壞。
阿沙不花曾直諫道:“陛下近來面色憔悴,已遠不如以前。娛樂宴飲、昵近妃嬪就象是兩把利斧砍伐孤樹,長此下去,終會導致仆倒。陛下想想祖宗托付,人民仰望,應自愛才是?!蔽渥诼勓?,并不介意,反而和顏悅色地說: “不是愛卿你不能吐此忠言,我已知道了。你且稍坐,與朕同飲幾杯?!卑⑸巢换D首謝道: “微臣正想讓陛下節(jié)飲,陛下反命微臣飲酒,是陛下不聽微臣的勸言。臣不敢奉詔?!蔽渥诔烈鞑徽Z。左右近臣見皇帝不語,遂齊聲道: “古人言主圣臣直,如今陛下圣明,所以能得此直諫忠臣,應為陛下慶賀!”說著便黑壓壓跪伏于地上,蓬蓬地嗑頭。武宗不禁大喜,馬上任命阿沙不花為右丞相兼行御史大夫事。阿沙不花道:“陛下納臣愚諫,臣方受職。”武宗道: “這個自然,卿可放心!”事后不久他便將此忠諫拋到一邊去了。
當時西方僧人勢力在朝中炙手可熱,氣焰囂張。武宗建興圣宮,常請僧侶們入內禱佛祈福。他還派軍士1500人以及大量民工修建五臺山佛寺。并令皇太子親自主持在大都城南建造佛寺。他還命令喇嘛翻譯佛經(jīng)。當時有人反對崇信喇嘛,武宗下詔,凡是民眾毆打西僧者截其手,罵西僧者斷其舌。他還多次賞賜西僧,對善于獻諛的喇嘛教瓦班,還授予翰林學士承旨的官職。西僧無所顧忌,蠹害百姓,成為當時的一大禍害。
武宗的性格易喜易怒,若明若暗,有時能寬大為懷,有時則顯得酷暴殘忍。武宗的奢侈、揮霍更超過成宗。即位之初,他大賞諸王、宗族,搞得兩都府庫儲備空虛,入不敷出。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宗仍是揮金如土。至大元年(1308)正月,江南有紹興、臺州、慶元、廣德、建康、鎮(zhèn)江六路發(fā)生大饑荒。死者甚眾,饑戶達46萬多,百姓無食飽腹,紛紛起來反抗。災荒之余,隨之而來的是疫病大作,同年九月江浙一帶死者相枕,父賣其子,夫鬻其妻,哭聲震野。政府財政更為困難。再加上武宗大興土木,建城修寺,營造私第,財政危機再度出現(xiàn)。
武宗為尋找擺脫財政困難的出路,重新采用了忽必烈的老辦法: 立尚書省以經(jīng)理財用。尚書省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變更鈔法,同年九月,開始發(fā)行“至大銀鈔”。使得至元鈔大為貶值,廣大百姓倍受其害。同年十月,又頒銅錢法詔諭天下,以銅錢和至大銀鈔并行。這些措施都未能醫(yī)治好元朝的不治之癥,財政赤字更加嚴重。武宗時的財政赤字數(shù),創(chuàng)元朝建立以來的記錄。由于濫發(fā)紙鈔,充作銀兩,致使物價騰躍,加上統(tǒng)治者從中刻削盤剝,中飽私吞,百姓倍受其苦。
盡管如此,主持尚書省的脫虎脫、三寶奴等人,還是備受武宗恩寵。武宗以他們格外賣力為由,加脫虎脫為太師,封義國公; 三寶奴為太保,封楚國公。后又以樂實為尚書左丞相,封齊國公。賜給三寶奴“答剌汗”之號。至大三年 (1310) 六月,武宗讓脫虎脫和三寶奴總治百司政務,獨攬尚書省大權,并賜予他們珠衣以示恩遇。武宗為平衡物價也曾在路府州縣設立常平倉,豐年收糴粟麥米谷,值青黃不接時減價出糴,但由于鈔幣貶值,吏治衰敗,財政危機仍未消除。
至大二年 (1309) 十二月,武昌婦人劉氏到御史臺控告三寶奴奪其所進亡宋玉璽和金椅、夜明珠。武宗令御史中丞和尚書省臣雜問,反而說是劉氏誣諂。替劉氏寫狀紙的喬瑜被斬首,劉氏被杖打一通,送回原籍。
武宗有時也能夠接納臣下的建議,實施一些有益的措施。他采納尚書省臣的提議,將自太祖以來所行政令9000余條,刪除繁冗,使歸于一,編為定制,避免了格例不一,官吏任刑隨意的弊端。他還接受樂實的主張,對江南豪族年收成糧食5萬石以上者,令其每石上繳2升,另質一子從軍。其所輸糧食,一半入京師給養(yǎng)衛(wèi)士,一半留在本地以備兇年。至大二年 (1309) 十月,武宗下令解除酒禁,設立酒課提舉司。御史臺臣奏言:“年景不好,糧食短缺,不宜馬上解除酒禁。”武宗當即下令省臣討論此事。十一月,他任命太尉、尚書右丞相脫虎脫監(jiān)修國史。至大三年 (1310) 他命令河南省平章政事塔失海牙負責募民浚疏會通河,政府撥給銀鈔4800錠、糧食21000石。武宗還依照中書省臣的建議,對免稅的僧、道、也可里溫、答失蠻繼續(xù)征稅。但這些措施都未能使武宗成為一個善于守成、御政有方的圣明君主,他的泛賜、淫樂和大興土木以及用人不力使元朝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危機。
武宗寵幸眾妃,很晚才冊立皇后。至大三年(1310)正月,始封弘吉剌氏真哥為后。真哥的從妹速哥失里也被封為皇后。 武宗的妃子中, 亦乞烈氏生了和世 (后為明宗),唐兀氏生了圖帖眭爾(后為文宗)。三寶奴曾勸說武宗重新立己子為太子,因右丞相康里脫脫反對,才維持原狀?;鹿倮畎顚幰苍敫嫖渥?,稱“陛下春秋日富,皇子漸長。自古以來,只有父作子述,未聞有子立弟”。武宗很不高興,叱責道: “我已決定,你不必多言。”
由于沉耽淫樂,酗酒過度,武宗身染重病,但他恣意游幸,還命令筑建中都城,讓司徒蕭珍監(jiān)工,調發(fā)兵役數(shù)萬,限5個月竣工,逾期加罪??上渥诟R严肀M,天不假年。至大四年(1311)正月元旦,百官入殿朝賀,等候半天,宮監(jiān)傳話說武宗身體不適,免行大禮。朝臣只得退班。過了7天,武宗崩于玉德殿。他在位不足5年 (1307~1311),享年31歲。他的靈柩被葬在起輦谷,與他的先祖安息一處。
五月,文武百官也先帖木兒等上尊謚為“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語稱:“曲律可汗”。
上一篇: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
下一篇:武宗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