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滄江,廣東新會人。近代政治家、學者。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后師從康有為,曾參加 “公車上書”,并加入強學會。1896年,在上海主編 《時務報》。次年主講長沙時務學堂,鼓吹變法維新,不久往北京參與戊戌變法,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變法失敗后亡命日本,在橫濱創辦 《清議報》。1902年又辦《新民叢報》。1907年在東京組織政聞社。1913年歸國,任共和黨黨魁,后組成進步黨,擁護袁世凱,出任司法總長。1916年曾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新文化運動時期,倡導文體改良和詩界革命,開白話文風氣之先。晚年在清華研究院講學。其著作編為 《飲冰室合集》。
主要書齋號有: 飲冰室。
飲冰室“飲冰”,語出 《莊子·人世間》,原比喻憂心,引申為惶恐憂心。唐宋之問 《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
飲冰朝受命,
衣錦晝還鄉。
梁啟超以此題為自己的齋號,意在表明自己憂國憂民,雖亡命異國,而不忘祖國。他在日本所著《自由書·敘言》稱: “莊生曰 ‘我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歟’,以名吾室。西儒約翰·彌勒曰: ‘人群之進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 三大自由,皆備于我焉,以名吾書。”
此后,梁啟超身居飲冰室,采用西方和日本近代資產階級新的觀點和方法,整理中國的舊思想、舊方法,痛擊封建專制,大力介紹西方思潮,暢述不滿現狀、要求變革的心聲。梁啟超對飲冰室深懷感情,生前曾刊過《飲冰室文集》。
飲冰室藏
上一篇:齋號趣談·柯藍
下一篇:齋號趣談·梁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