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陸小曼
陸小曼(1903~1965),名眉。江蘇常州人,生于上海。現(xiàn)代著名女畫家。1915年就讀于法國人辦的北京圣心學堂,精通英文和法文。繪畫自幼受母親影響,后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1920年與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西點軍校的軍官王賡結(jié)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現(xiàn)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結(jié)婚。1936年參加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解放初,她的作品曾兩次入選全國美展。她還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chuàng)作五幕話劇《卞昆岡》; 喜愛京昆,曾出演《春香鬧學》《思凡》《玉堂春》等劇,在北京和上海名動一時。解放后,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上海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師。
幽雅淡遠的才女扇
陸小曼嬌艷美麗,多才多藝,且能沖破禮教防線,掙脫家庭束縛,追求真摯愛情,與名流丈夫離婚,與自己心愛的人徐志摩結(jié)合,擁有常人不具備的勇氣和膽略,堪稱20世紀20年代出類拔萃的女性。她的扇畫尤為精致,受到文人名士們的喜愛。
在繪畫上,陸小曼起先受母親吳曼華的影響。吳曼華知書達理,畫得一手很好的工筆畫,陸小曼受到了很深的熏陶。據(jù)說還在陸小曼十六七歲時,一次外國人到她就讀的北京圣心學堂參觀,看到一幅陸小曼的精致油畫,竟然當場支付200法郎,作為學堂的辦學經(jīng)費,把這張畫買了回去。1931年春,她曾經(jīng)精心創(chuàng)作過一幅山水長卷,由徐志摩帶到北平交給胡適等人進行題跋; 后來徐志摩乘飛機失事,這幅山水長卷由于放在飛機上的鐵匣子里而得以保存下來。
陸小曼像
徐志摩遇難后,陸小曼痛定思痛,振作精神,拜賀天健為師學習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習花鳥。拜師時,賀天健為防止陸小曼偷懶,約法三章: (一) 老師上門,雜事丟開; (二) 專心學畫,學要所成; (三)每月50大洋,中途不得輟學。就這樣,陸小曼臥薪嘗膽,一心畫畫,10年后的1941年,終于在上海大新公司樓上,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
解放初期,在著名畫家錢瘦鐵等舉辦的一次畫展上,陸小曼也展出了她的畫作。畫展那天,酷愛書畫的上海市市長陳毅也來到了現(xiàn)場,他凝視著陸小曼的畫,覺得十分清新。當有人告訴陳毅,這幾幅畫的作者陸小曼是徐志摩的夫人時,陳毅告訴在場的人: “我曾有幸聽過徐志摩先生的講課,我是他的學生,陸小曼應是我的師母了。”當陳毅得知陸小曼生活艱難后,唏噓不已。后來在陳毅的關心下,陸小曼成為當時上海中國畫院的一名畫師,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從此擺脫了困境。
陸小曼的扇畫受到倪云林、沈周、王鑒等歷代名家的影響,加上平時又與名畫家吳湖帆、錢瘦鐵、孫雪泥、應野平等多有交往,彼此切磋,畫藝大進。以今人收藏的她作于1943年的一幀山水扇畫為例:右側(cè)重巒疊嶂,林木蔥郁,那林木近處的一株悅目紅楓,點綴了水木明瑟的深秋; 再看山間零星的空地上,高低參差地布置了多處屋舍,那是隱者的居所; 沿著扇面下緣逶迤而左,石梁橫架,渡過潺潺的流水,就是扇面左下方另一側(cè)低綿的山嶺了;遠處則秋水長天,遠山隱現(xiàn),風帆一葉,氣勢開闊。整幅畫面除了山水樹石,屋舍石梁,還有三個人物: 右面山舍中側(cè)坐者一,石橋上迎面拱手而遇者二,其中的一個長者還拄著拐杖。整個畫面風格細柔潤秀,表現(xiàn)了幽雅淡遠的才女情懷。
《山水》成扇 陸小曼
上一篇:印章趣談·聞一多
下一篇:印章趣談·陳介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