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生有六個手指而又號枝指生,又因任過南京應天府通判而有 “祝京兆”之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祝允明少時即 “博覽群集,文章有奇氣,當筵疾書,思若涌泉”。弘治年間舉人,后授廣東惠州府興寧縣知縣,轉任南京應天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祝允明書法造詣深厚,兼重各體,融會貫通,蜚聲藝壇。其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書,盡顯才華橫溢。傳世書法名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著有《大朝野記》《蘇州小篆》《集略》《懷星堂集》等。
為秋香扇面作詩
唐伯虎點秋香,是民間長期流傳的動人故事,而且有戲曲,有電影。那么,確有秋香其人嗎?據孟森在《心史叢刊》等書中說,秋香姓林,名奴兒,又名金蘭,秋香則是她的號。亭中人氏。出身官宦人家。因是獨養女兒,故被父母視作掌上明珠。秋香自幼聰明伶俐,熟讀詩書,且酷愛書畫藝術。可惜她未到及笄之年,父母就不幸雙亡,后由伯父領養。不幾年,伯父見秋香已長成姿色嬌艷的窈窕淑女,便帶她到南都金陵。當時的南都,腐敗不堪。秋香因生活所迫,只得在聲色場中做了官妓,因為美貌聰慧,所以冠艷一時。她又從史廷直、王元文學畫,筆墨清潤淡雅。后來,秋香脫籍從良,有老相好想與她再敘舊情,她畫柳于扇,題詩婉拒:“昔日章臺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里,不許東風再動搖。”可知,歷史上確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時生活在明代中葉。不過,秋香至少要比唐伯虎大20歲,她雖在金陵高張艷幟,但她和唐伯虎之間實難發生風流韻事。
祝允明像
倒是唐伯虎的朋友祝允明不知在什么場合見到秋香的扇面,心有所感,寫了一首七絕: “晃玉搖金小扇圖,五云樓閣女仙居。行間看過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書?!币宰T拭鞯牡匚唬瑢⑶锵惚茸鎏拼鲞^樂妓的著名女詩人薛濤,應是一種特別的賞識。
美女在瓦礫上跳舞
折扇雖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形制的特殊性,兼之紙質厚實(由多層薄宣黏合而成),有折痕(不宜平鋪),有的材料如色紙、金箋、發箋等落墨設色性能更難掌握等特點,一般書畫家視若畏途,不敢隨意渲染。祝允明就曾將書扇比做美女在瓦礫上跳舞。他書寫的扇面,有恣肆奔放、舒展縱逸之美,恰似美女在瓦礫上跳舞。
祝允明書法博采晉唐各家之長,形成自家面貌。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狂草和楷書上??癫輰W懷素、張旭,更多的是接近黃山谷,提按和使轉的筆法交互使用,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很緊,形成一種汪洋恣肆的視覺效果。晚年的草書,更顯筆勢雄強,縱橫秀逸,為當世所重。他為人豪爽,性格開朗,其無拘無束的氣度,表現在“狂草”中,則顯得舒展縱逸,氣韻生動。難得的是,他的楷書又寫得相當嚴謹端整,筆力穩健,有晉人、唐人的古雅氣息。這種反差很大的綜合素養與唐代的張旭十分相似。從他的書法扇面看,小楷寫得清新秀潤,狂草寫得俊逸奔放,此為吳地書法的兩極,而祝允明兼而得之,他便理所當然成了明代中期吳門書派的中心人物。
《書法》扇面 祝允明
上一篇:扇面趣談·石濤
下一篇:翰墨趣談·祝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