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張飛
《張飛》:張飛(?—221),三國時蜀漢大將。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縣)人。東漢末,他與關羽一起從劉備起兵。他勇猛雄壯,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坂,他率二十騎斷后,據(jù)水斷橋,曹軍不敢近,后隨劉備取益州,任車騎將軍,封西鄉(xiāng)侯。章武元年(221年),從劉備攻吳,臨行,為部將張達、范強所殺。時人稱他和關羽為“萬人敵”。
“張飛金印”
所謂“張飛金印”是民國時期在四川發(fā)現(xiàn)的。據(jù)當時《新聞報》載,四川東安縣南的張飛嶺,相傳為張飛進攻零陵的駐地處。當?shù)厝四臣拙蛲恋靡粔瑑?nèi)貯金碗金杯各一個、張飛金印一顆,印旋為某巨商以千金購去。
除了“張飛金印”外,據(jù)說還發(fā)現(xiàn)過“常山子龍”印。此事見于1 93 2年報紙所載。成都城內(nèi)的胡氏宅,為當年趙子龍舞劍射鵠處。胡宅偶因浚池,得一鐵盒。打開鐵盒,獲得一方極其精美的玉印。玉印直徑二寸,鈕為虎頭,上刻篆體四字,為“常山子龍”。此印無官銜,被認為是趙云私印,與張飛金印,可謂無獨有偶。后來,此印被北京古玩商以萬金購去,既而由日本考古家出5萬金之代價,運赴日本。
其實,所謂“張飛金印”、“常山子龍”印未必就是張飛和趙云本人的。周汝昌先生曾在《印話》一文談到:“清乾隆吳竹堂藏‘史遷’二字銅印,自以為太史公遺物。后孫淵如得‘司馬遷’三字銅印,黃秋盦遂題云:‘篆勢雄渾迥不群,斯文也合妙香熏。龍門手澤先生握,天許詞壇共策勛。內(nèi)史印歸虞秘監(jiān),書家物又付書家。姓名三字分明在,寄語吳君莫漫夸。’詩殊不佳,而事頗有趣。蓋風氣所趨,搜羅贗鼎,附會文字,勢所必至,不獨吳君聞之失色也。”人們喜愛印章,尤其重視它的歸屬,這是必然的。但一見到那些書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的印章,就信以為真,可就難免要出笑話了。
揚義都尉
張飛像
魏率善氏仵長
方俗司馬
上一篇:收藏趣談·張輪遠
下一篇:收藏趣談·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