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譚澤闿
譚澤闿(1889~1947),字祖同,號瓶齋,室名止義齋。湖南茶陵人。現代著名書法家。清末授巡守道,分發湖北,剛剛上任,即逢武昌起義爆發,遂折返長沙。從此絕意仕進。以書法為樂,漸自成一家,風格雄渾腴美,尤工擘窠書。搜集清代書家真跡甚豐,曾影印行世。善作詩,師法謝靈運,曾從學于王闿運。平素以詩書會友,不與權貴交,與其兄譚延闿熱衷政事形成鮮明對照。譚澤闿與黃藹農、金息侯、程仰坡過往甚密,切磋八法,有 “滬上四杰” 之譽。有《止義齋集》行世。
雄渾腴美 深沉灑脫
譚澤闿與譚延闿同出一轍,皆取法顏真卿,立足于 《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及《顏家廟碑》。兄弟二人相互影響,相互借鑒,共同追求顏書本色。譚澤闿的字寫得雄渾腴美,深沉灑脫,頗得顏書豐神。與譚延闿相比,譚澤闿的書法風格更接近翁同龢。在用筆上,譚延闿間有飛白出現,更多幾分蒼勁;譚澤闿則較實,更多幾分沉雄。在結體上,譚延闿較為開張,而譚澤闿則較為茂密。譚氏兄弟的行書也同中有異譚延闿走顏、米結合的路子,有一種沉著而痛快的氣象;譚澤闿則更多地吸收了二王的秀美之處,偏于端莊而內秀的風格。扇面雖小,但他們書法的這些特點卻表現得一目了然。
譚澤闿擅榜書,民國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牌匾即他所書。他題寫的 《文匯報》報頭豐腴端莊,深受讀者喜愛,至今上海、香港兩家 《文匯報》 仍沿用他的手筆,堪稱近代以來流傳最廣的書法作品之一。他的擘窠大字十分出色,小小的扇面也寫得端莊灑脫,難能可貴。
《書法》扇面 譚澤闿
上一篇:楹聯趣談·譚嗣同
下一篇:閑章趣談·賀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