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章學誠》人物故事小傳
章學誠(公元1738—1801年)字實齋,清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乾隆進士。官國子監典籍。曾先后在定武、蓮池、文正等書院任主講。后入畢沅幕府,協助編纂《續資治通鑒》。尤精史學。所著《文史通義》,與唐代劉知幾的《史通》并稱為史學理論名著。又有《史籍考》,以及多種地方志。
〔正 史〕
章學誠,字實齋,會稽人。乾隆四十三年進士,官國子監典籍。自少讀書,不甘為章句之學。從山陰劉文蔚、童鈺游,習聞蕺山、南雷之說①。熟于明季朝政始末,往往出于正史外,秀水鄭炳文稱其有良史才。繼游朱筠門,筠藏書甚富,因得縱覽群籍,與名流相討論,學益宏富。著《文史通義》、《校讎通義》,推原《官禮》而有得于向、歆父子之傳。其于古今學術,輒能條別而得其宗旨,立論多前人所未發。嘗與戴震、汪中同客馮廷丞寧紹臺道署,廷丞甚敬禮之。
學誠好辨論,勇于自信。有《實齋文集》,視唐宋文體,夷然不屑②。所修和州、亳州、永清縣諸志,皆得體要,為世所推。
《清史稿·章學誠傳》卷四八五
〔注 釋〕
①蕺山:指明末山陰人劉宗周。曾講學蕺山,人稱蕺山先生。黃宗羲曾從之受學;南雷:指黃宗羲。其故鄉為南雷里,故稱。②夷然不屑:不屑一顧。夷,傲慢。
〔相關史料〕
邵先生嘗舉黃梨洲先生言:“好名乃學者之病,又為不學者之藥?!蔽岙敃r頗不以為然。今知黃氏之言,良有味也。因憶吾生二十許歲,亦頗好名,彼時只以己之所業,欲得人贊賞耳,尚不至舍己之長,徇人所好以干譽①也。后見鄉曲儇子②,好名有甚,愚者誦拾名數以炫侈博,幾于冬月握冰,盛夏擁火,勞苦倍蓰于人。而究其所得,毫無端緒,已可憐矣。而名心所激,恐人軋己,猜嫌疑畏,至于草木皆兵,舉動乖張似喪心者,一時舊交故友,莫不苦之。吾于是惕然知戒,以謂好名流弊,乃至于此。故常為之說曰:“好名之甚,必壞心術。”又曰:“好名之心,與好利同。凡好名者,歸趣未有不俗者也?!?p>
章學誠《家書》之七
〔注 釋〕
①干譽:追求名譽。②儇(xuan)子:輕薄浮滑的人。
上一篇:《竇文場、霍仙鳴》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竇文場、霍仙鳴》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繆文郁妻邱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繆文郁妻邱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