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蒙》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陸龜蒙》人物故事小傳
陸龜蒙(公元?—881年?)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天隨子、甫里先生,唐姑蘇(今江蘇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從事,后隱居,以讀書論撰為樂。能文,善詩,與皮日休齊名,人稱“皮陸”。又精農學,所著《耒耜經》等,給后人留下了研究農業技術史的資料。有《甫里集》。
〔正 史〕
陸龜蒙,字魯望,元方七世孫也。父賓虞,以文歷侍御史。龜蒙少高放,通《六經》大義,尤明《春秋》。舉進士,一不中,往從湖州剌史張摶游,摶歷湖、蘇二州,辟以自佐。嘗至饒州,三日無所詣。刺史蔡京率官屬就見之,龜蒙不樂,拂衣去。
居淞江甫里,多所論撰,雖幽憂疾痛,貲無十日計,不少輟也。文成,竄稿篋中或歷年不省,為好事者盜去。得書熟誦乃錄,讎比①勤勤,朱黃②不去手,所藏雖少,其精皆可傳。借人書,篇秩壞舛,必為輯褫刊正。樂聞人學,講論不倦。
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則與江通③,故??囵?。身畚鍤,薅刺無休時,或譏其勞,答曰:“堯、舜微瘠,禹胼胝。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嗜茶,置園顧渚山下,歲取租茶,自判品第④。張又新為《水說》七種,其二慧山泉,三虎丘井,六松江。人助其好者,雖百里為致之。初,病酒,再期乃已⑤,其后客至,攜壺置杯不復飲。不喜與流俗交,雖造門不肯見。不乘馬,升舟設蓬席,赍束書、茶灶、筆床、釣具往來。時謂江湖散人,或號天隨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漁父、江上丈人。后以高士召,不至。李蔚、盧攜素與善,及當國,召拜左拾遺。詔方下,龜蒙卒。光化中,韋莊表龜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贈右補闕。
陸氏在姑蘇,其門有巨石,遠祖績嘗事吳為郁林太守,罷歸無裝,舟輕不可越海,取石為重,人稱其廉,號“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新唐書·陸龜蒙傳》卷一九六
〔注 釋〕
①讎比:校對。②朱黃:校點書籍所用的兩種顏色。③雨潦則與江通:雨大了就與江水相連。④自判品第:自己品評之后劃分若干等級。⑤再期乃已:第2次病酒之后就戒了。
[相關史料]
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并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魯迅《小品文的危機》
上一篇:《陸九淵》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陸九淵》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陳獻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獻章》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