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蔡倫》人物故事小傳
蔡倫,字敬仲,桂陽(今湖南省耒陽縣)人。東漢明帝永平末年開始在京城洛陽皇宮里當差,漢章帝建初年間(公元76—84年)任小黃門,漢和帝即位(公元89年)后,升任中常侍,參預國家機密大事。后來兼任尚方令,掌管宮廷御用手工作坊。他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采用了多種植物原料,解決了造紙原料不足的問題,同時利用廢棄物資,降低了成本,在工藝上有比較大的進步,推動了造紙術的改革,造紙從此也成為獨立的行業,紙的生產得到迅速發展。蔡倫的造紙術很快在全國各地得到推廣,有力地推進了我國和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正 史〕
蔡倫字敬仲,桂陽①人也。以永平末始給事宮掖②,建初中,為小黃門③。及和帝即位,轉中常侍④,豫參帷幄。⑤
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⑥得失。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暴體田野。后加位尚書令。⑦永元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⑧帛者謂之為紙。縑貴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⑨,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⑩
元初元年,鄧太后以倫久宿衛(11),封為龍亭侯,邑三百戶。后為長樂太仆。四年,帝以經傳之文多不正定,乃選通儒謁者劉珍及博士良史詣東觀,各讎校(12)家法,令倫監典其事。
倫初受竇后諷旨,誣陷安帝祖母宋貴人。及太后崩,安帝始親萬機,敕使自致廷尉(13)。倫恥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飲藥而死。國除(14)。
《后漢書·蔡倫傳》卷七八
[注 釋]
①桂陽:郡名,漢高帝置,治所在郴縣,今湖南郴州市。轄境為湖南耒陽以南的耒水、春陵水流域,北至洣水入湘處;南包廣東英德以北的北江流域。②給事宮掖:在宮掖做事。宮掖,宮殿中的旁舍,后妃宮嬪所居之處。亦稱宮中的宮掖。③小黃門:小宦官。黃門,本官署名。由于東漢的黃門令、中黃門由宦官承擔,所以“黃門”就成了宦官的代稱。④中常侍:秦代開始設置的宮官,西漢時為皇帝的侍從宮官,又常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東漢則專以宦官充任,傳達詔令,掌管文書,權力極大。⑤豫參帷幄:參預軍政機密大事。帷幄,軍帳,此處指機密政令軍令所出之處。⑥匡弼:糾正。⑦尚書令:官名。漢制少府屬官有尚方令,掌管監做皇帝和宮中用的刀、劍以及玩好器物等。⑧縑(jian):細薄的絲織品。⑨造意:立意,動腦筋想辦法。⑩蔡侯紙:蔡倫后封為“龍亭侯”,所以稱他發明的紙叫“蔡侯紙”。(11)久宿衛:蔡倫自明帝末年入宮,經章帝、和帝、殤帝到安帝間,時經五帝,所以稱之“久宿衛”。(12)讎校:一稱“校讎”,即校訂群書中的謬誤。劉向《七略別錄·輯略》中說:“讎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讎。”家法:漢代各派經學大師的子弟們都把自己老師傳授的經學加以傳頌,稱為“家法”。(13)敕使自致廷尉:皇帝下詔令他自己到廷尉處接受處罰。敕,皇帝的命令;延尉,九卿之一,掌管刑獄。(14)國除:蔡倫封龍亭侯,賜有封國,他死后,封國被解除了。
[相關史料]
黃門蔡倫,典作尚方作紙,所謂蔡侯紙也。
漢·劉珍《東觀漢記·蔡倫傳》
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
唐·張懷瓘《書斷》卷一
蓋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非創也。
宋·陳槱《負暄野錄》
上一篇:《蔣琮》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蔣琮》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袁樞》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袁樞》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