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茅坤》人物故事小傳
茅坤(公元1512—1601年)字順甫,號鹿門,明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嘉靖進士。官至大名兵備副使。后落職歸鄉50余年。為“唐宋派”代表作家,反對前后七子“文必秦漢”的主張,提倡唐宋古文。曾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盛行于世。有《白華樓藏稿》、《茅鹿門集》等。
〔正 史〕
茅坤,字順甫,歸安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青陽、丹徒二縣。母憂,服闋,遷禮部主事,移吏部稽勛司,坐累謫廣平通判。屢遷廣西兵備僉事,轄府江道。
坤雅好談兵。瑤賊據鬼子諸砦,殺陽朔令。朝議大征,總督應槚以問坤。坤曰::“大征非兵十萬不可,餉稱之①,今猝不能集,而賊已據險為備。計莫若鵰剿②。倏入殲其魁,他部必懾③,謀自全,此便計也。”槚善之,悉以兵事委坤。連破十七砦,晉秩二等④。民立祠祀之。
遷大名兵備副使,總督楊博嘆為奇才,特薦于朝。為忌者所中⑤,追論其先任貪污狀,落職歸。時倭事方急,胡宗憲延之幕中,與籌兵事,奏請為福建副使。吏部持之⑥,乃已。家人橫于里,為巡按龐尚鵬所劾,遂褫冠帶⑦。坤既廢,用心計治生,家大起。年九十,卒于萬歷二十九年。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順之,順之喜唐、宋諸大家文,所著文編,唐、宋人自韓、柳、歐、三蘇、曾、王八家外,無所取,故坤選《八大家文鈔》。其書盛行海內,鄉里小生無不知茅鹿門者。鹿門,坤別號也。
《明史·茅坤傳》卷二八七
〔注 釋〕
①餉稱之:糧餉要充分。②鵰剿:迅猛突襲。鵰,以喻兇猛疾速。③懾:恐懼。④晉秩二等:官升二級。⑤中:中傷。⑥持:堅持。⑦褫冠帶:革除官籍。
〔相關史料〕
世之操觚①者往往謂文章與時相高下,而唐以后且薄不足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時非所論也。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總序》
為文不必馬遷,不必韓愈,亦不必歐、曾,得其神理而隨吾所之。
茅坤《復唐荊州司諫書》
先生才既高不能自下,一登仕籍,三忤執政,出刺廣平。廣平故趙地。先生以其遷謫侘傺②之氣盡發之于文,沈郁頓挫,有悲歌慷慨之風。噫,亦雄已!
張汝瑚《茅鹿門集序》
〔注 釋〕
①操觚:執簡。謂作文。觚,通“䉉”,古人書寫時所用的木簡。②侘傺:失意而精神恍惚的樣子。
上一篇:《范長生》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范長生》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荀悅》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荀悅》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