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法善》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葉法善》人物故事小傳
葉法善,字道元,一字太素。祖籍河南南陽葉縣,唐代道士,人稱“葉天師”、“括蒼羅浮真人”五世為道士。13歲居母喪后,游歷天下名山福地,尋訪道法。因名聲昭著而被唐高宗征召,授以爵位,葉法善拒絕。曾勸高宗不要為煉丹而浪費錢財。自高宗到玄宗,唐歷代君主都對他十分信任,屢加封賞。開元八年(公元720年)死后,高宗下詔痛悼,贈越州都督,并制像贊。
[正 史]
高宗時,又有葉法善者,括州括蒼①人。世為道士,傳陰陽②、占繇③、符架④之術,能厭劾⑤怪鬼。帝聞之,召詣京師,欲寵以官,不拜。留內齋場⑥,禮賜殊縟⑦。時帝悉召方士⑧,化黃金治丹,法善上言:“丹不可遽⑨就,徒費財與日,請核真偽?!钡墼S之,凡百余人皆罷。嘗在東都凌空祠為壇以祭,都人悉往觀,有數十人自奔火中,眾大驚,救而免。法善笑曰:“此為魅⑩所馮(11),吾以法攝(12)之耳。”問而信,病亦皆已。其譎(13)幻類若此。
歷高、中二宗朝五十年,往來山中,時時召入禁內,雅不喜浮屠法(14),常力詆毀,議者淺其好憎,然以術高,卒叵之測。睿宗立,或言陰有助力。先天(15)中,拜(16)鴻臚卿,員外置,封越國公,舍(17)景龍觀,追贈其父歙州刺史,寵映當世。開元八年(18)卒?;蜓陨宕髽I(19)丙子,死庚子,蓋百七歲云。玄宗下詔褒悼,贈越州都督。
《新唐書方技列傳》卷二○四
[注 釋]
①括蒼:古縣名。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分松陽縣置,以境內有括蒼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麗水東南。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改名麗水。②陰陽:原意為日照的向背。后引申為兩種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的兩件事物及其屬性。凡動的、熱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亢進的、強狀的歸屬于陽;而靜的、寒的、在下的、向內的、晦暗的、減退的、虛弱的屬陰。古代哲學與方術均認為,事物的發生、發展與變化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③占繇:繇(zhou),意為卜辭。占繇即占卜。④符架:符,道士畫的具有神秘意義的圖形或符號。符架指通過畫符以達到驅使鬼神、消災求福的目的。⑤厭劾:厭(ya),鎮壓妖邪之意。劾,問罪之意。厭劾即為驅除鬼怪妖邪之意。⑥內齋場:皇家的道場。⑦縟:繁多,煩煩。⑧方士:古代對所謂有奇方異術、可通鬼神的人,或服藥煉丹,求長生不老的人的稱呼。起源于戰國時代燕齊一帶近海地區。由于道教也承襲了神仙方術,講究服食煉丹,故方士與道士在后世有時混為一談。⑨遽:馬上、立即。⑩魅:古代傳說中的精怪。(11)馮:同“憑”,“依附”之意。(12)攝:拘拿。(13)譎:原意為欺詐,玩弄手段。此為神秘莫測之意。(14)浮屠法:浮屠,這里指佛。浮屠法意即佛法。(15)先天:唐玄宗李隆基年號。(16)拜:授予官職。(17)舍:安排住所。(18)開元八年:即公元720年。(19)大業:隋煬帝楊廣年號,公元605—617年。
[相關史料]
唐玄宗于正月望①夜,上陽宮大陳影燈,設庭燎,自禁門望殿門,皆設蠟炬,連屬②不絕,洞照宮室,熒煌如畫。時尚方都匠毛順心多巧思,結構繒③采,為燈樓二十間,高百五十尺,懸以珠玉金銀,每微風一至,鏘然成韻。仍以燈為龍鳳虎豹騰躍之狀,似非人力。有道士葉法善在圣真觀,上促命召來。既至,潛④引法善觀于樓下,人莫知者。法善謂上曰:“影燈之盛,天下固無與比,惟涼州⑤信⑥為亞匹。”上曰:“師頃嘗游乎?”法善曰:“適自彼來,便蒙召?!鄙袭惼溲?,曰:“今欲一往,得否?”法善曰:“此易耳。”于是令上閉目,約曰:“必不得妄視,若有所視,必當驚駭?!鄙弦榔溲?,閉目距躍⑦,身在霄漢。已而足及地,法善曰:“可以觀覽?!奔纫?,燈燭連桓數十里,車馬駢闐⑧,士女紛雜,上稱其善。久之,法善曰:“觀覽華,可回矣?!睆烷]目,與法善騰虛而上,俄頃還故處,而樓下歌吹猶未終。法善至西涼州,將鐵如意質酒肆,異日,上命中官⑨托以他事使涼州,因求鐵如意以還。法善又嘗引上游月宮,因聆其仙樂,上自曉音律,默記其曲,而歸傳之,遂為霓裳羽衣曲。法善生隋大業⑩丙子,終于開元(11)壬申,凡一百七十年矣。寧州(12)有人,臥疾連年,求法善飛符(13)以制之。令于居宅井南七步掘約五尺許,得一古曲幾,幾上有十八字歌曰:“歲年永悲,羽翼殆歸,哀哉罹(14)殃苦,令我不得飛?!奔舱咚煊!稌洝吩疲鹦孟珊?,幾遂化為三足獸,至今上虞人往往于山中見此案兒,蓋欲飛騰之兆也?!督鹆炅洝吩唬骸皡堑鄢酁跗吣?sup>(15)八月十七日,葛玄于房山上得道,白日升天?!敝两裼兄笏庣M,山有洗藥池,見在。又白仲都,葛玄弟子,亦白日升天,至今祠壇見在白都山下。又姚光亦葛玄弟子,自言得為火仙,吳帝積薪焚之,光安生于火中,手閱素書一卷。法善盡傳符箓,尤能壓鬼神。先是高宗曾檢校諸術士黃白之法(16),遂出九十余人,曾于東都凌空觀設壇醮(17),士女往觀之。俄有數十人自投火中,人大驚。師曰:“皆鬼魅,吾法攝之也?!弊渲u(18)越國公。
《太平廣記》卷七七
〔注 釋〕
①望:指月光滿盈時,即農歷每月十五日。②屬:音zhu,連接之意。③繒:絲織品的總稱,這里指象絲織品一樣的光彩。④潛:暗中。⑤涼州:西漢武帝置涼州,為13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魏移治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唐時轄境相當于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⑥信:實在,的確。⑦躍:同“躍”。⑧駢闐:羅布;連續。⑨中官:指宦官。⑩大業:隋煬帝楊廣年號。(11)開元:唐玄宗李隆基年號。(12)寧州: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豳州置。治所在定安(今寧縣),隋轄境相當今甘肅寧縣、正寧及陜西彬縣、旬邑、長武、永壽等縣地。唐以后轄境南部縮小,大體上不出甘肅省。(13)符:道士所畫的帶有神秘意義的圖形。(14)罹:音li,遭受。(15)吳帝赤烏七年:赤烏,三國時吳國統治者孫權的年號。赤烏七年為公元244年。(16)黃白之法:黃白,外丹術指黃金和白銀,外丹術認為,通過燒煉,可將某些金屬礦物制成黃金與白銀;內丹術指黃芽白雪,即元神元氣。黃白之法此指煉丹之法。(17)壇醮:道士設壇祭祀。(18)謚: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上一篇:《盧鈞》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盧鈞》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司馬穰苴》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司馬穰苴》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