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宗皇后鈕祜祿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清文宗皇后鈕祜祿氏》人物故事小傳
鈕祜祿氏(公元1837—1881年),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咸豐初,先后被封為貞嬪、貞貴妃,后被冊立為皇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她隨咸豐北逃熱河。咸豐死后,與那拉氏(慈禧)并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其為人懦弱無智,惟知恪守封建婦道。死后被謚為孝貞慈安顯皇后。
〔正 史〕
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①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年,從幸熱河②。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
是時,孝欽、孝貞兩宮并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③,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于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④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葬定陵東普祥峪,曰定東陵。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慈安端康裕慶昭和莊敬皇太后。及崩上謚,宣統加謚,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
《清史稿》卷二一四
〔注 釋〕
①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②熱河:即今河北承德市,建有清帝行宮避署山莊。③養心殿:在北京故宮內右門內。自清世宗以降,養心殿為清帝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之處。④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
〔相關史料〕
孝貞后工文翰,嫻禮法,容色冠后宮。先為貴妃,孝德后崩,遂正位。文宗幾暇,偶以游宴自娛,婉言規諫,未嘗不從。外省軍報及廷臣奏疏之寢閣者,聞孝貞一言,無不立即省覽。妃偶遭譴責,皆為之調停,旋蒙恩眷。咸豐庚申①英法聯軍入京②,恭王③留守,文宗倉皇攜后妃奔熱河,圣意不樂,因御書“且樂道人”四字,命張諸行殿。孝貞執不可,云:“天子一日二日萬幾,安有自求逸樂之理。今雖蒙塵,尤不宜有此。”親督內侍去之。次年秋崩。是時穆宗④已六歲,孝欽后⑤以子貴,已并位稱太后矣。坐朝,穆宗中位,孝貞、孝欽坐幛中,朝臣跪于地毯,內臣并稱曰東太后、西太后。東后謂孝貞,蓋以坐位名之也。時孝貞二十七歲,少孝欽一年,而容貌如五十外人。服御簡樸,一若寒素。當孝欽初得幸時,文宗常晏起。故事,帝宿某處,御某人,有冊籍報后,不合格者,杖斥。內監之承伺者,屆時于寢門外誦祖訓,帝必披衣起而跪聽,出朝乃止。丙辰春,文宗宿孝欽所,數日不視朝。孝貞諗其故,乃頂祖訓至宮,正跪,命人請皇帝起,聽訓。文宗亟止之,曰:“予即聽朝,勿誦訓。”逮出朝,少時即退,問后何在。或對御坤寧宮,坤寧宮者,皇后行大賞罰之所也。文宗至,孝貞坐于中,孝欽跪于下,孝貞歷數其過,將杖辱之。文宗大呼曰:“請皇后免責,渠已有娠矣。”孝貞下座,曰:“帝胡不蚤言。吾之杖伊,遵祖制也。受杖墮娠,失祖訓矣。皇上春秋雖盛,儲宮未備,吾安可守一訓,而失列祖列宗萬世之遺意哉!”因涕泣久之。及與孝欽后垂簾聽政,首簡恭親王入軍機處,時國人稱孝貞優于德,而大誅賞大舉錯,實主之;孝欽優于才,而判閱奏章,裁決庶務,及召對咨訪利弊,悉中窾會⑥。孝貞見大臣,吶吶如不出諸口,有奏牘,必孝欽為誦而講之,或竟月不決一事。然至軍國大計所關,及用人之尤重大者,孝貞偶行一事,人皆額手稱頌。同治初元,鑒曾文正公⑦之賢,自兩京總督簡授協揆。迨何桂清失陷封疆,厥罪甚重,刑部已論斬矣,潛乞同鄉同年及同官京朝者十七人上疏救之,朝廷幾為所惑。孝貞后獨納大常寺卿李棠階之奏,命斬桂清以警逃將,全國為之震肅。尋以李棠階碩望名儒,命為軍機大臣,一歲中遷至尚書,其后頗多獻替。勝保⑧以驕蹇貪淫,逮下刑部獄,亦用棠階言賜死。蘇、浙之復也,曾、李、左錫封侯伯,實出孝貞意。及太監安得海稍稍用事,潛出,過山東,巡撫丁寶楨劾奏之,孝貞問軍機大臣以祖制,大臣對言當斬,即命就地正法。孝欽性警敏,銳于任事,孝貞悉以權讓之。穆宗孝事孝貞,能先意承志,孝貞撫之,亦慈愛備至,故上亦終身孺慕不少衰,雖孝欽為上所自出,無以逾也。
徐珂:《清稗類抄·宮闈類》
[注 釋]
①咸豐庚申:公元1860年。②聯軍入京:指英法組成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于公元1860年侵入北京,大肆劫掠,焚搶圓明園。清廷腐敗無能,不作抵抗,咸豐帝后妃嬪及近支王公等惶惶然逃往熱河。③恭王:即恭親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豐異母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留守北京,與英法侵略者談判“議和”。后與慈禧合謀,發動北京政變,除掉肅順頑固派集團,為議政王。奕訢主張引進西學,興辦洋務,在這方面建樹頗多,可稱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在興辦洋務的過程中,曾屢遭慈禧猜忌,并被罷免一切職務。戊戍變法之初,死于總理衙門大臣和軍機大臣任上。④穆宗:即清穆宗同治皇帝,慈禧親子。⑤孝欽后:即慈禧太后。⑥悉中窾會:皆中要害,恰到好處。⑦曾文正公:指當時率清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后文的李、左是指李鴻章和左宗棠,二人皆為所謂同治中興名將,又都是洋務派著名首領。李鴻章曾多次代表清廷簽署喪權辱國的所謂對外和約、條約,為國人所不恥。左宗棠曾率軍平定阿古柏叛亂,為擊退沙俄入侵勢力,收復新疆失地做出過突出貢獻。⑧勝保:字克齋,滿洲鑲白旗人。曾任禮部侍郎等職。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協助慈禧進行北京政變有功。后因鎮壓回民起義不力而被處死。
上一篇:《清德宗皇后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清德宗皇后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后)》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湛若水》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湛若水》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