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齡》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毛奇齡》人物故事小傳
毛奇齡(公元1623—1713年)字大可,號初晴,又號西河,清蕭山(今浙江蕭山)人??滴鯐r任翰林院檢討、明史館纂修官。后歸居杭州,著述立說。主治經史和音韻學。對程、朱理學有所批評。又能詩善詞,通音律。撰有《西河詩話》、《西河詞話》、《竟山樂錄》等。其他著述甚豐,后人編為《西河合集》。
〔正 史〕
毛奇齡,字大可,又名甡,蕭山人。四歲,母口授《大學》即成誦??偨洽?,陳子龍為推官,奇愛之,遂補諸生。明亡,哭于學宮三日。山賊起,竄身城南山,筑土室,讀書其中。
順治三年,明保定伯毛有倫以寧波兵至西陵,奇齡入其軍中。是時馬士英、方國安與有倫犄角,奇齡曰:“方、馬國賊也,明公為東南建義旗,何可與二賊共事?”國安聞之大恨,欲殺之,奇齡遂脫去。后怨家屢陷之,乃變姓名為王士方,亡命浪游。及事解,以原名入國學??滴跏四?,薦舉博學鴻儒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二十四年,充會試同考官,尋假歸,得痹②疾,遂不復出。
初著《毛詩續傳》三十八卷,既以避讎流寓江、淮間,失其藁。乃就所記憶著《國風省篇》、《詩札》、《毛詩寫官記》。復在江西參議道施閏章所與湖廣楊洪才說《詩》,作《白鷺洲主客說詩》一卷。明嘉靖中,鄞人豐坊偽造《子貢詩傳》、《申培詩說》行世,奇齡作《詩傳詩說駁議》五卷,引證諸書,多所糾正。洎通籍③,進所著《古今通韻》十二卷,圣祖善之,詔付史館。
歸田后,僦居杭州,著《仲氏易》,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書成,托于其兄錫齡之緒言,故曰“仲氏”。又著《推易始末》四卷,《春秋占筮書》三卷,《易小帖》五卷,《易韻》四卷,《河圖洛書原舛編》一卷,《太極圖說遺議》一卷。其言《易》發明荀、虞、干、侯諸家,旁及卦變、卦綜之法。奇齡分校會闈時④,閱《春秋》房卷,心非胡《傳》之偏,有意撰述,至是乃就經文起義,著《春秋毛氏傳》三十六卷,《春秋簡書刊誤》二卷,《春秋屬辭比事記》四卷,條例明晰,考據精核。又欲全著《禮經》,以衰病不能,乃次第著昏、喪、祭禮、宗法、廟制及郊、社、禘、袷、明堂、學校諸問答,多發先儒所未及。至于《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各有考證,而《大學證文》及《孝經問》,援據古今,辨后儒改經之非,持論甚正。
奇齡淹貫群書,所自負者在經學,然好為駁辨,他人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詞。古文《尚書》自宋吳械后多疑其偽,及閻若琚作《疏證》,奇齡力辨為真,遂作《古文尚書冤詞》。又刪舊所作《尚書廣聽錄》為五卷,以求勝于若琚,而《周禮》、《儀禮》,奇齡又以為戰國之書。所作《經問》,指名攻駁者,惟顧炎武、閻若琚、胡渭三人。以三人博學重望,足以攻擊,而余子以下不足齒錄,其傲睨如此。
素曉音律,家有明代宗藩所傳唐樂笛色譜,直史館,據以作《竟山樂錄》四卷。及在籍,聞圣祖論樂諭群臣以徑一圍三隔八相生之法,因推闡考證,撰《圣諭樂本解說》二卷,《皇言定聲錄》八卷。三十八年,圣祖南巡,奇齡迎駕于嘉興,以《樂本解說》二卷進,溫諭獎勞。圣祖三巡至浙,奇齡復謁行在,賜御書一幅。五十二年,卒于家,年九十一。門人蔣樞編輯遺集,分經集、文集二部,經集自《仲氏易》以下凡五十種,文集合詩、賦、序、記及他雜著凡二百三十四卷?!端膸烊珪肥掌纨g所著書目多至四十余部。奇齡辨正《圖》、《書》,排擊異學,尤有功于經義。
《清史稿·毛奇齡傳》卷四八一
〔注 釋〕
①總角:兒童收發結成小髻,因稱童年時代。②痹:痹癥,麻木。③洎:及,到;通籍:朝中已經有了名籍,指做官。④分校會闈:分別校閱會試考卷。
〔相關史料〕
杭州女教場,在鳳凰山麓,宋南渡,妃嬪演武于此。蕭山毛大可過之,賦《鷓鴣天》云:“銀甲琱戈①小隊工,內家宣敕教從戎。山蘿覆鏃縈金綠,野火燒旗閃幔紅。宮月靜,陣云空,鳳凰山下抱龍弓。珠兜玉靸②圍營路,小雨寒花何處逢?!庇嘁嘤薪^句云:“御教場中看點操,宮娥隊隊雁翎刀③。鄂王已戮蘄王死,羞著團花舊錦袍。”蓋傷南宋之不復振也。
徐釚(詞苑叢談》卷九
蕭山毛奇齡大可,不喜蘇詩。一日復于座中訾謷④之。汪蛟門起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绱嗽?,亦可道不佳耶?”毛怫然曰:“鵝也先知,怎只說鴨?”
王士禎《漁洋詩話》卷下
值中秋,諸名流朋飲賦詩,奇齡居末坐。奇齡即席賦《明河篇》,詞甚瑰麗。旦日,淮上諸家傳鈔王先生詩。施閏章見之曰:“寧有詩才如此而沒沒者,必吾友毛奇齡也。”跡之果然。奇齡屢變名字,最后人以今名,薦試博學宏詞,授翰林院檢討。性強記,喜說經,挾博縱辯,務欲勝人,不盡求當經旨。掊擊宋儒尤力,嘗縛草為人象朱子侍立,讀朱傳,有弗善者,詰難撲責,以示貶辱。晚間病痹⑤口麇而卒,時以為攻訶古人被陰譴⑥云。
朱克敬 瞑庵所著《儒林瑣記》
〔注 釋〕
①琱戈:刻鏤之戈。②靸:拖鞋的一種。③雁翎刀:刀名,以形似雁翎得名。④訾謷:詆毀。⑤痹:病名。通常指風、寒、濕等侵犯肌體引起關節或肌肉疼痛腫大和麻木的病狀。⑥陰譴:冥冥中的責罰。
上一篇:《畢沅》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畢沅》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漢元帝昭儀傅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元帝昭儀傅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