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徐渭》人物故事小傳
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長,號天池生,又號青藤道士,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終生未仕。一度為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僚。宗憲下獄,遂懼禍發狂。工書法,以行、草見長。善繪畫,以花鳥著稱。又精詞曲戲劇和詩文。有《徐文長全集》、《南詞敘錄》、《四聲猿》等著作傳世。
〔正 史〕
徐渭,字文長,山陰人。十余歲仿楊雄《解嘲》作《釋毀》,長師同里季本。為諸生,有盛名。總督胡宗憲招致幕府,與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書記。宗憲得白鹿,將獻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學士,擇其尤上之。學士以渭表進,世宗大悅,益寵異宗憲,宗憲以是益重渭。宗憲嘗宴將吏于爛柯山,酒酣樂作,明臣作《鐃歌》十章,中有云“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宗憲起,捋其須曰:“何物沈生,雄快乃爾!”即令刻于石,寵禮與渭埒。督府勢嚴重,將吏莫敢仰視。渭角巾布衣,長揖縱談。幕中有急需,夜深開戟門以待。渭或醉不至,宗憲顧善之。寅、明臣亦頗負崖岸①,以侃直②見禮。
渭知兵,好奇計,宗憲禽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藉宗憲勢,頗橫。及宗憲下獄,渭懼禍,遂發狂,引巨錐刺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已,又擊殺繼妻,論死系獄,里人張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遼,縱觀諸邊厄塞,善李成梁諸子。入京師,主③元忭。元忭導以禮法,渭不能從,久之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撫棺慟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軼,詩文絕出倫輩。善草書,工寫花草竹石。嘗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當嘉靖時,王、李倡七子社,謝榛以布衣被擯。渭憤其以軒冕壓韋布④,誓不入二人黨。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殘帙以示祭酒陶望齡,相與激賞,刻其集行世。
《明史·徐渭傳》卷二八八
〔注 釋〕
①崖岸:性情高傲,不隨和。②侃直:剛直。③主:寓居在人家。④韋布:韋帶布衣。指百姓。
〔相關史料〕
徐文長自號天池生,所著有《四聲猿》。袁石公令錢塘,見之,以為明第一曲。《四聲猿》者,四劇也,一詠禰衡,一詠玉禪師,一詠木蘭,一詠黃宗嘏,取杜詩“聽猿實下三生淚”而名也。應以禰衡劇為最。
李調元《雨村曲話》卷下
沈石田畫蠶一筐,題云:“題詩勸爾多餐葉,二月吳氓要賣絲。”徐文長畫葡萄,題云:“滿腹珠璣無處賣,閑拋閑擲亂藤中。”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
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冑①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
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袁宏道《徐文長傳》
〔注 釋〕
①介胄:披甲戴盔。
上一篇:《徐夢莘》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徐夢莘》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懷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懷恩》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