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秦翰》人物故事小傳
秦翰(公元952—1015年),字仲文,真定獲鹿(今河北獲鹿)人,北宋宦官。13歲初任黃門,武勇善戰。太宗時,隨崔彥攻契丹,初立戰功。雍熙中,升任入內殿頭高品、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都監。趙保忠叛,秦翰監李繼隆軍,計擒趙保忠,以功加任崇儀副使。真宗即位,加任洛苑使、入內副都知。咸平中,屢敗契丹,改任定州行營鈐轄。平定王均叛亂,升任內園使、領恩州刺史。景德初年,御駕親征澶州,任駕前西面排陣鈐轄,管勾大陣,凱旋回京,加任宮苑使、入內都知,出任涇原儀渭鈐轄,籌劃邊防,多有建樹。后官至昭宣使、平州團練使。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閏六月,暴死宮中。追贈貝州觀察使、彰國軍節度使。
〔正 史〕
秦翰,字仲文,真定獲鹿人。十三為黃門,開寶①中遷高品。
太平興國四年②,崔彥進領眾數萬擊契丹,翰為都監,以善戰聞,太宗因加賞異,謂可屬任。雍熙③中,出為瀛州駐泊,仍管先鋒事,遷入內殿頭高品、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都監。淳化四年④,補入內押班。
趙保忠叛,命李繼隆率師問罪,翰監護其軍。次延州,翰慮保忠遁逸,即乘驛先往,矯詔安撫,以緩其陰計。王師至,翰又諷保忠以地主之禮郊迎,因并驅而出,保忠遂就擒,以功加崇儀副使。至道初,為靈環慶州、清遠軍四路都監。
真宗即位,加洛苑使、入內副都知。咸平⑤中,河朔用兵,以為鎮定、高陽關排陣都監,敗契丹于莫州東,追斬數萬,盡奪所掠老幼。詔褒之,徙定州行營鈐轄。
王均之亂,為川峽招安巡檢使。時上官正與石普不協,翰恐生事,為曉譬和解之。親督眾擊賊,中流矢不卻,五戰五捷,遂克益州,上手札勞問。翼日,進至廣都,斬首千余級,獲馬數千匹。歸朝,遷內園使、領恩州刺史。
出為鎮、定、高陽關前陣鈐轄,又徙后陣,破契丹二十萬眾于威虜軍西,俘其鐵林大將等十五人。又為汾寧、涇原路鈐轄,兼安撫都監,率所部按行山外,召戎落酋帥,諭以恩信,凡三千余帳相率內附。
未幾,康奴族拒命,翰與陳興、許均深入擊之,斬級數千,焚其廬帳,獲牛馬甚眾。復與陳興、曹瑋襲殺章埋軍主于武延鹹泊川,詔書加獎,賜錦袍、金帶、白金五百兩、帛五百匹。
景德⑥初,車駕將北巡,先遣翰乘傳往澶、魏裁制兵要,許便宜從事。俄充邢洺路鈐轄,與大軍會德清軍,張掎角之勢。又召為駕前西面排陣鈐轄,管勾大陣。翰即督眾環城浚溝洫以拒契丹,功畢,契丹兵果暴至,翰不脫甲胄七十余日,契丹乞和。
凱旋,留泊澶州月余,令率所部兵還京師,加宮苑使、入內都知,出為涇原儀渭鈐轄,先是,西鄙無藩籬之蔽,翰規度要害,鑿巨塹,計工三十萬,役卒數年而成,不煩于民,就遷皇城使、入內都知。以翰在邊久,宣力勤盡,特置是名以寵異焉。翰表讓,不聽。
大中祥符⑦初,求從東封,手詔諭以西垂委任之異。改昭宣使,又為群牧副使,祀汾陰。是歲,夏州屬戶有擾境上者,即日遣翰往睢上按視,遍巡邊部。及翰至,事寧,復還扈從,凡行在諸司細務,悉令裁決,不須中覆。禮畢,加領平州團練使,奉祀亳州,掌如汾陰。
八年,營葺大內,詔翰參領其事。閏六月,暴卒于內庭之廨,年六十四。上甚悼惜,為之泣下,贈貝州觀察使,賻襚加等。修內畢,詔遣使以襲衣、金帶剛其家。
翰倜儻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前后戰斗,身被四十九創。李繼遷之未賓也,翰因使常出入其帳中,無疑間。嘗白太宗言:“臣一內官不足惜,愿手刺此賊,死無所恨。”太宗深嘉其忠。
翰性溫良謙謹,接人以誠信,群帥有賜狠不和者,翰皆得其歡心。輕財好施,與將士同休戚,能得眾心,皆樂為用。其歿也,禁旅有泣下者。
九年,重贈彰國軍節度,詔楊億撰碑文,億以其不蓄財,表辭所贄物,雖朝廷不許,而時論美之。
《宋史》卷四六六
[注 釋]
①開寶: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公元968—975年使用。②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太平興國,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③雍熙:宋太宗的第二個年號,公元984—987年使用。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⑤咸平:宋真宗的年號,公元998—1003年使用。⑥景德:宋真宗的第二個年號,公元1004—1007年使用。⑦大中祥符: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公元1008—1016年使用。
上一篇:《秦叔寶》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秦叔寶》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米芾》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米芾》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