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挺進大別山
解放戰爭時期軍事謀略個案。1947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黨中央命令劉、鄧大軍擔任先鋒隊,直插敵人的大后方。要完成這一戰略任務,首先遇到的障礙就是黃河。黃河自古稱天險,河寬水深,奔騰咆哮。蔣介石自恃這一天險可抵“四十萬大軍”,僅以第四綏靖區劉汝明兩個師其六個旅的兵力,在開封到東阿五百里長的黃河南岸設防。對這次渡河作戰,劉、鄧首長大膽運籌,精心部署。為確保渡河的秘密性、突然性,迷惑敵人,在作戰發起的前幾天,劉帥命令太行、冀南的部隊在豫北偽裝主力發起進攻;豫皖蘇軍區部隊向開封以南地區佯施進攻,轉移敵人的視線。而野戰軍主力,則隱蔽神速從豫北向東南開進至渡河出發地。直到渡河前一周,蔣介石都蒙在鼓里,還命令王仲廉部由滑縣向北面的安陽開進。6月30日,第一梯隊三個縱隊,選擇敵人防御的側翼和接合部,在濮陽至東阿之間三百里寬的正面,從八個地段,同時發起強渡黃河作戰。勇士們在風浪中迅猛劃行,船到對岸時敵人才發現,急向我開槍射擊,我北岸炮兵立即向敵襲擊,船上各種武器也全部開火,在我南岸部隊的接應下,第一批部隊僅用五分鐘時間,就突破了蔣介石吹噓抵得上“四十萬大軍”的黃河防線。大軍渡河后,敵河防全線崩潰,敵一八一旅長米文和當晚放棄鄄城,星夜逃往荷澤。當我軍渡河的消息傳到蔣軍陸軍司令部后,他們急詢負責河防的六十八師師長劉汝珍,而劉竟茫然地回答:共軍只向河南岸發射炮彈百余發。可見我軍突然襲擊的成功。
上一篇:劉墉妙答
下一篇: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