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
東晉政治謀略家。字茂弘,晉朝瑯沂(今山東臨沂)人。曾任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后參東海王司馬越軍事。永嘉元年(307),晉懷帝任命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出鎮(zhèn)建鄴(后改健康,今南京)。王導相隨,任安東司馬。為睿出謀劃策,聯合南北士族,擁立睿為帝(晉元帝),建立東晉政權。王導官居宰輔。太寧元年(323),晉元帝病死,司馬紹繼位。王導輔政。王敦欲乘機篡權,王導設計揚言為病中的王敦發(fā)喪,將士們以為敦真死,群情激奮,渡江偷襲,大勝。王敦氣極不久死去。太寧三年(325),晉明帝病死,幼主成帝繼位,王導與外戚庾亮輔政。咸康五年(339)死。王導出身于名門望族,胸懷謀略,東晉朝的實際創(chuàng)造者。東晉朝的建立,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王導在政治上采取三項主張:一是“綏撫新舊”,善于調劑新來的北方(中原)士族和舊居的南方(江東)士族之間的矛盾。二是“維系倫紀,義固君臣”,意在調劑王氏勢力和司馬勢力的矛盾。三是“清靜為政”,即用“鎮(zhèn)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法,來處理東晉統治集團和廣大民眾之間的矛盾。他關心教育事業(yè),認為“蒙以養(yǎng)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習以成性”,就可以“迂善遠罪,行成德立”,“事君則忠,”“滿下則后。”
上一篇:玄燁
下一篇:用勢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