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治服匈奴
西漢外交謀略個案。漢朝的主要外患是匈奴,如何制服匈奴,關系到漢朝的安危。因而,漢朝在外交上采取了溝通西域,孤立匈奴的政策。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夾擊匈奴,懸賞募人出使大月氏,張騫應征。張騫出使途中,兩度被匈奴俘虜,于公元前126年回長安,歷時12年。這次出使,艱難坎坷,未達目的。但收集了有關西域的十分寶貴的第一手材料。公元前119年,漢朝進軍漠北,匈奴北遁,借阿爾泰山與漢抗衡。漢武帝決心通西域而孤立匈奴,再派張騫率龐大使團赴西域,先后同烏孫、大宛、月氏、康居諸國建立外交關系,互派使節。匈奴為了阻止漢通西域,加緊控制西域通漢之要道樓蘭和車師。漢武帝派兵俘樓蘭王,破車師。使鳥孫脫離匈奴,與漢聯盟。到了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出使西域31年,借西域之兵,用西域之糧,制西域之變,折服匈奴,使西域50余國隸屬漢朝。
漢朝制服匈奴,是運用“以夷制夷”的謀略。這一謀略的成功,一是漢朝力量的強大,有實力作后盾,加上得力的外交家,否則不可能在外交上取得成功。二是當時形勢有利于實行這一外交政策。由于具備上述條件,因而能順利實施這一謀略,最終使匈奴折服。
上一篇:正奇謀略
下一篇:海底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