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要思危
一種處世謀略方法。語源于明代隱士洪應明的《萊根譚》一書。洪氏曰:“天之機緘不測,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插弄英雄顛倒豪杰處。君子是逆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聽用其伎倆矣。”意即:上天的奧秘變幻莫測,絕對不是人類智慧所能預料,如有時先使人陷于窘境然后再讓人春風得意,有時又讓人先得意一番之后再讓他遭受挫折,不論是先使人受到挫折而后得意,還是先使人得意而后遭挫折,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一個有才德的君子,當不如意時要適應環境,遇到逆橫事件也只是一笑置之,在平安無事時要想到危難的來臨,假如君子確實能夠作到這種程度,就連上天也無法施展他的捉弄人的詭計了。“居安思危”的思想的確應扎根于人們的心中,特別是負有重大責任的領導者更應如此。但是,我們并不主張信天命。盡管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有許多人們智力所不及的事情,但是,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世間的規律終將被人類所揭示。例如唐太宗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成功就是不信天命的很好例證。當時有人主張先占卜吉兇,這時謀士魏征就說:“卜以決疑,今事在不疑,何以卜為?”于是唐太宗斷然發動“玄武門之變”而徑直取天下。
上一篇:孔子開導顏回
下一篇:容人品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