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開導顏回
春秋時期統御謀略個案。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去見孔子,說是向老師辭行。孔子問他上哪兒去,他說準備到衛國去。并且說:“我聽說衛國的國君很年輕,他的作風卻很糟爛。他濫用國家的權力,不顧百姓的死活,沒有人指出他的過錯,更沒有人幫助他辦好國家大事。我想本著治病救人的精神,去給他當個‘醫生’。”孔子聽了顏回的話,冷笑說道:“嘿,你這不是去送死嗎!試想,如果那位國君肯聽賢臣的忠言,那么何必要你去,他那里難道就沒有賢臣嗎? 他一定是專聽奸臣的讒言,排斥良善,壓制正派,所以沒有人敢諫勸他。你去了以后,恐怕也只能一味順從他,否則他周圍的那伙人,就會打擊你,甚至還會殺死你,所以你還是不去的好。再說,你去了以后,如果不能勸他改正錯誤,而一味順從,那就等于同意他作惡,使一個暴君的罪行,又得到多一個人的默許和支持。是以火救火,以水救火,名之曰益多。”孔子與顏回的對話,應用了一種因勢利導的統御藝術。如孔子直截了當地阻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相反,孔子順其勢而動之,把顏回的認識和行動引向極端,充分暴露顏回去衛國的危害,再糾正起來反而會使人心悅誠服。
上一篇:娓娓交談慮謀訓練
下一篇:安要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