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
五代時期政治謀略人物,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縣東北)人。天祐中,初事劉守光為參軍。守光敗,事張承業。后唐莊王即位,拜戶部待郎、充翰林學士。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學士,遷兵部侍郎,后又拜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繼改門入侍郎、戶部吏部尚書、集賢殿弘文館大學士,加尚書左仆射,封始平郡公。廢帝時拜為司加太尉,封燕國公。契丹滅后晉,附契丹為太傅。歸后漢又為太師,后因時為太師兼中書令。歷事五朝、八姓十一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共二十多年。“君則興亡接踵,道則富貴自如。”馮道這位不倒翁73歲去世。馮道能夠混跡于官場五十年而不倒,頗屬不易。他一善鉆營、二能吃苦。明宗當政期間,在五代亂世,出現了一個短期的小康局面。這個小康局面的出現,也有他輔佐之功。在這段時間,做了三件好事,一是重視選拔人才,引用出身下層的“才智之士”。二是進諫明宗,居安思危,重視民間疾苦。三是奏請明宗,并主持雕印了《九經》。在以后的歷史上則充當了一個看風使舵、畏強凌弱、投機取巧、謀取私利的角色。這不僅反映了他的個人品德,更重要的是有其無可否認的歷史根源。他是中間封建官僚體制消極面的一個典型的代表。
上一篇:馮玉祥
下一篇:況鐘懲治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