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
中國古代戰略問題專著。又稱《司馬彪戰略》,西晉史學家司馬彪撰。原書散佚,其佚文散見于裴松之《三國志注》、《太平御覽》、《初學記》三書,明代茅元儀《戰略考》、清代錢儀吉《三國志證聞》、趙一清《三國志注補》亦有轉錄。清代黃奭將其佚文輯出,編為一卷,收入《漢學堂叢書》(又名《黃氏逸書考》),共7條和1則附錄。7條是劉表、傅斡、孟達、司馬懿、蔣濟、傅嘏、王基7人關于戰略謀劃的言行,其中5條錄自《三國志注》,2條錄自《太平御覽》;附錄輯自《初學記》。該書內容均涉及戰略謀劃,或舉成功事例,以證執行正確戰略決策必勝的道理。如“劉表”一條,記述了蒯良、蒯越從政治、軍事、謀略等方面分析敵我形勢,為劉表提出“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奪取荊州八郡、平定江南的謀略,劉表采納而取勝;或舉失敗事例,論證拒絕執行正確戰略計策必然失敗。如“蔣濟”一條,即為無功而還的失敗事例。從該書僅存的幾條佚文看,它繼承了《孫子》、《三略》等先秦、秦漢時期兵家謀略,重視政治因素,認為:“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薄爸纹秸呦热柿x,治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在得人也?!?《黃氏逸書考·子史鉤沉·司馬彪戰略》)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引文同上)強調“慎戰”,“先勝”和“全勝”。戰略一詞是軍事學術的高級領域,該書為中外軍事史上最早提出“戰略”一詞的軍事著作。
上一篇:戰爭藝術
下一篇:戰略思考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