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麗江之旅·格姆山·奇異婚俗“阿注婚”
格姆山女神結交“阿注”的傳說是當地摩梭人“阿注”婚姻形態的縮影。
由于種種原因,本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一部分摩梭人還保留著具有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注婚”的婚姻形態,保留著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征。“阿注婚”的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夫妻各在母親家與母系大家庭生活在一起。男子晚間到女家過夜,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歸母親,父親沒有撫養的義務,他撫養自己的外甥,他的孩子則由阿注家的舅舅撫養。男女之間的愛情是阿注婚的基礎,有了愛情就可以結交,感情破裂就分手。這種婚姻形態,只能在不同母系之間結交,近親是絕對禁止的。
摩梭人阿注婚雙方的結合,都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他們的情歌唱道:“兩棵樹的根雖不長在一起,只要有緣,枝葉會相交在一起。兩朵花不開在一起,只要有心,摘下來插在一起。”男青年對于阿注的選擇,也有一定的標準。他們唱:“山林中開滿了鮮花,我要采又香又艷的一朵;寨子里的姑娘多又多,我只找聰明能干的那一個。……麻布腰帶做潘拉(信物),粗的細的各一條,看你人品怎么樣,再定送你哪一條。”女方若不愿意與對方建立阿注關系時,就這樣唱:“海子里清清的水是看得見的,可是海水卻不讓你舀了喝;海子有多深可以知道,你的心是什么樣我卻不知道。……你是東山的青松,我是南山的香柏;我倆不是一座山的樹,怎么能夠在一塊?”建立阿注關系的男女青年,也追求長期穩固的愛情。他們唱:“看見了海子,你不要丟了小河;看見了新人,你不要丟了舊人。水會流呀,花會凋謝;心愛的人呀,你可不要變心!”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侍王府·太平天國遺物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大山小山·始皇揮鞭造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