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
即周武王、謚號武。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他繼承父志,采取正確的政策和策略,穩扎穩打,終于完成滅殷大業,開創了周國五百余年的江山,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周武王即位后,殷紂王愈加荒淫殘暴,階級矛盾日趨激化,伐紂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武王對面臨的形勢進行冷靜、客觀分析。對內重賢用能,因材錄用;對外則爭取它國,聯合反殷力量,孤立敵人,壯大自己。把都城由豐遷至鎬(今陜西西安西南、豐水東岸)作滅商的準備。他深知,伐紂這一仗事關全局;不打則已,打則必勝。他在商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賢臣離位,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時,認為時機已到,便果斷決定發兵伐紂,進行滅殷決戰。兵至牧野,他向全軍將士發表誓詞,作戰前動員,勉勵將士奮勇殺敵,義無反顧,并列舉商紂罪狀,說明自己出師有名,周代商勢所必然,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滅殷第二天舉行儀式,當眾宣布:“按照上天的旨意,周革殷命,政權更迭,當今是周家天下!”為新生的周政權大造輿論。武王未殺死紂王的兒子武庚,還封他地盤,讓他繼續統治衛畿內的殷遺民,由武庚出面治殷比周人直接行使統治權容易被接受,這是周武王高明之處。同時釋放囚犯,賑濟災民,使紂王統治下的殷人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放。在政治上、經濟上給貴族們一些好處,來換取他們對政權的支持。還曾設想營建洛邑,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可惜,沒來得及做就死去了。
上一篇:大難臨頭,出路何在
下一篇:孔丘夾谷山挫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