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
即武則天,唐朝著名女皇帝、政治謀略家。山西文水人。出身于達(dá)官貴人家庭。父親武士,官拜正三品工部尚書,封應(yīng)國公。家庭給予武則天的,一方面是當(dāng)時宦游于上流社會的榮華富貴,另一方面是過去沉跡于下層民間的寒門根底,這即使她滋生了無限的權(quán)勢欲,又使她抱受了流俗的鄙視攻擊。這種出身境遇鑄就了她追逐最高權(quán)力、支配一切的欲望和冷酷不擇手段地報復(fù)一切的心理并存的獨特女皇性格。貞觀十一年(637),年僅14歲的武則天被太宗召入宮,立為才人,直至26歲,在深宮后院,虛度青春年華。她不甘寂寞,乘太宗晚年多病,太子李治入侍之便,與其暗中往來,確定了把自已托付給這位比自己小四歲的儲君的主意。她以其性格剛強(qiáng)和長于心計,使素稱懦弱的唐高宗李治繼位后不久就冊封她為正二品昭儀,皇后和肖淑妃預(yù)感到自己地位受到威脅,便聯(lián)合起來詆毀武昭儀。武則天在千方百計地鞏固自己現(xiàn)有的地位的同時,開始實施整套政治謀略,她首先為皇帝接二連三地生兒育女,以取得寵幸;然后,設(shè)毒計,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皇后,最后又擊敗長孫無忌,終于在永徽六年(655)10月登上皇后寶座,其子李弘也立為太子。她并不因此罷休,相繼把王皇后、長孫無忌一舉徹底整垮,取得了長達(dá)12年的皇后一太子位之爭的全勝。武則天不同凡響地以關(guān)隴集團(tuán)和門閥制度歌手的姿態(tài)登上了政治舞臺。此后,一步步向王位靠攏,掃除一切障礙,既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允許其握有實權(quán),終于在文明元年(684),武則天立小兒子李旦為皇帝,但不得參與政事,自己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690年公開稱帝。在其掌朝期間,不擇手段平息敵對勢力的反擊,同時勤治國政,并頗有成效。神龍元年(705)正月,82歲的武則天在一場突發(fā)的宮庭政變中下臺。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代唯一一個真正執(zhí)掌國柄的女皇帝。
上一篇:樗里子
下一篇:比較思維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