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
唐朝著名的愛國將領,軍事謀略人物。鄧州南陽人。先后任清河縣令、真源縣令,依法誅殺兇殘恣肆的惡霸華南金,使土豪劣紳、豪猾大吏不敢為非作歹。安史之亂時,以超人的勇氣智慧,先后堅守雍兵、睢陽,有效地阻止了安史亂軍的推進,成為保衛江淮的中流砥柱。肅宗至德元年(756)2月,在雍丘以三千守軍力敵令孤潮賊軍四萬,以突襲、火攻、夜戰騷擾等戰術,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戰,愈戰愈勇,敵人終于敗走,張巡乘勝追求,俘獲二千人。在守睢陽城時,兵士不足一萬,但堅守近一年,大小戰斗四百余次,殺敵12萬人,創造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驚人奇跡。至德二年(757)城破被殺。張巡博通群書,深諳攻戰陣法,智勇雙全,在我弱敵強、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取得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奇異戰績;堅守孤城時,他果斷地清除內部叛徒,又對手下六位大將的求降佯裝許諾,穩住他們不作異動,次日在大堂上懸掛天子畫像,莊嚴宣誓,乘六大將倉皇失措之際,突然宣布他們的求降之罪,立斬示范,既穩妥地消除了內患,又激勵將士們更加同仇敵愾;他在雍丘,城中箭盡糧絕的危急時刻,縛藁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縋城下,令孤朝兵爭射之……得失數十萬。”又以聲東擊西戰術,吸引敵軍的注意力,另派遣勇士出城潛水下河,從敵軍數百艘運鹽米的軍餉船上,取鹽米千斛,焚其余而還。張巡不是孤立地取敵之資為已用,而是與多殺敵人、擴大戰果巧妙地結合起來,一舉數得;他善于運用心理戰術,利用敵人不再上當的心理,繼續于計上施計,夜夜縋下草人,使敵人習以為常,不再防備,乘敵軍懈怠之機,派五百勇士代替草人,摸黑出城,直破敵軍大營,使敵夢中驚醒,自相沖撞踐踏,只得自燒營壘,倉皇逃遁;他能從戰爭全局出發,主動撤出雍丘,同睢陽守兵會為一處,主動出擊,以攻為守,智攻敵軍,通宵達旦地騷擾敵軍,天亮時偃旗息鼓,待敵兵精疲力盡,解甲休息時,突襲敵軍主帥大營,以蒿草桿為箭射中敵兵,引其向主帥報告,從而巧識并射傷敵酋;他善于把軍事斗爭和瓦解策反敵人的工作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二百余名敵方官兵棄暗投明。張巡的這些謀略及作戰的具體戰術,多給后人以啟迪,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上一篇:張學良
下一篇: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