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名將傳
明代輯評歷代名將傳略的著作,又稱《廣名將譜》、《廣百將傳》,是明代長洲人陳元素在宋代張預《百將傳》基礎上幾經增刪評注而成,后明代福建漳浦人黃道周又對《廣名將傳》進行了改編,現存多種版本。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刻本共二十卷,收錄名將168人。其所收歷代名將是:周:姜太公,吳:孫武,越:范蠡,魏:吳起,齊:田穰苴、孫臏,秦:白起、王翦,燕:樂毅,趙:李牧、趙奢、廉頗,齊:田單,西漢:張良、韓信、周亞夫、李廣、衛青、程不識、霍去病、趙充國、陳湯、馮奉世,東漢: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耿弇、耿恭、王霸、藏宮、祭遵、馬援、班超、虞詡、皇甫規、張奐、段紀明、皇甫嵩、朱雋,漢(三國):諸葛亮、關羽、張飛,魏(三國):張遼、張郃、徐晃、李典、鄧艾、司馬懿,吳(三國):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晉:羊祜、杜預、王浚、馬隆、周訪、陶侃、謝玄,燕(北朝):慕容恪,秦(北朝):王猛,宋(六朝):檀道濟、王鎮惡,梁(六朝):韋睿、王僧辯,陳(六朝):吳明徹、魏(北朝):于謹,齊(六朝):斛律光,周(北朝):宇文憲 、韋孝寬,梁(六朝):程靈洗,隋:楊素、長孫晟、韓擒、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孝恭、尉遲恭、李靖、李勣、蘇定方、薜仁貴、裴行儉、唐休璟、張仁愿、王晙、郭元振、李嗣業、李光弼、郭子儀、李抱真、李晟、李愬、馬燧、渾瑊、王忠嗣;梁(五代):王彥章,晉(五代):周德成,唐(五代):郭崇韜,宋:曹彬、曹翰、王全斌、潘美、曹瑋、李繼隆、尹繼倫、狄青、種世衡、郭逵、王韶、種師道、宗澤、岳飛、韓世忠、張俊、劉琦、吳珍、吳璘、李顯忠、楊存保、王德、王彥、劉子羽、魏勝、李寶、趙方、孟宗政、孟珙、杜杲、余 、趙范、趙葵、曹友聞,元:史天澤、伯顏、張弘范,明:劉基、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沫英、鄧愈、俞通海、傅友德、姚廣孝、劉江、王驥、于謙、郭登、韓雍、馬文升、王信、張輔、羅通、項忠、陶魯、王越、王瓊、馬昊、王守仁、楊銳、仇鋮、戚繼光、沈希儀。本書軍事謀略思想十分豐富,主要體現在將帥們的言行中,如在戰略戰術上,認為“剽輕難制,堅壁守之,以挫其氣”(《周亞夫》),主張“出其不意”(《李牧》);對于治軍,主張“法令為先”(《孫武》),“既嚴且銳”(《周亞夫》),“再加恩馭”,(從田穰苴》)等。該書寓理于史,學術性、普及性兼濟,對后人影響較大。
上一篇:希特勒
下一篇:康熙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