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萬提斯生平簡介,塞萬提斯歷史評價,塞萬提斯怎么死的?
米蓋爾·臺·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MigueldeCervantesSaavedra,1547—1616),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其名著《堂吉訶德》至今在世界上已被人們用一百多種文字譯為數百種譯本,廣為流傳。
塞萬提斯出身于西班牙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城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他一生坎坷,窮困潦倒。由于年幼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間,幾十年來長期與社會下層同呼吸、共甘苦,因此他的作品能夠充分吸取人民群眾的智慧,反映他們豐富的生活經歷與要求。
十六至十七世紀的西班牙,正處在一個動蕩和激變的時代。當時的西班牙不再是一個頭等的海上強國,封建統治階級日益沒落,但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夢想繼續象地理大發現時期那樣,從事種種冒險事業。他們積極支持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的對外戰爭,使國內已經開始萌芽的資本主義經濟遭到摧殘。但是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人文主義已經興起。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正是描述這個時代特征的杰出代表作。它以一位出身鄉紳的堂吉訶德和他的隨從,出身農民的桑丘·潘沙行俠好義,扶良鋤惡為主題,展示了當時西班牙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部宏偉的小說里,我們可以看到農民、牧民、僧侶、牧師、理發匠、仆從、客店主、女傭、妓女、囚犯、江湖藝人,和伯爵、宮娥等約700個人物;可以接觸到當時西班牙民間鮮明、生動、形象的俗語、諺語220句以上。《堂吉訶德》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愚昧、偽善和殘暴,宣揚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反封建和主張個性解放的進步思想。因此,作為歐洲最早的優秀現實主義作品之一,從十八世紀起,它就被公認為西班牙人民對于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堂吉訶德》還借描述太古時期的“黃金時代”,說出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東西全歸公有”,人們不懂“你的”和“我的”之分,“那時一片和平友愛,到處融融洽洽。”這種類似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然而在另一方面,面對歷史發展的進程,作者又寫小說的主人翁迷戀舊有騎士制度,以騎士的“俠義風度”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結果是到處碰壁,吃盡苦頭。因此,《堂吉訶德》作為“一篇滅亡了的騎士制度的史詩,這個制度的美德在新生資產階級的世界里卻成了人們嘲笑、揶揄的對象”。
“駭人的風車奇險”,是《堂吉訶德》中膾炙人口的故事。魯迅說,堂吉訶德“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但他“和風車開仗,的確是傻相可掬”。在文學上,堂吉訶德的形象已成為一種有自己的向往,但又脫離現實、落后于歷史的典型概括。堂吉訶德的悲劇是“誤認為游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會經濟形式并存,結果遭到了懲罰。”這是時代的局限和作者的階級局限所造成的。同時也說明了西班牙人文主義運動的軟弱性和不徹底性。
關于塞萬提斯的生平,從來就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例如他的生日是那一天就不清楚。我們只知道他的受洗日是1547年10月9日。據說他的祖父曾當過律師,父親則是一名跑江湖的外科醫生。他的兄弟姊妹共七人,他排行第四。由于家境貧寒,小時候的塞萬提斯便不得不跟隨父親到處奔走謀生。先后到過瓦爾亞多利、塞維利亞和馬德里等地。他是否進學校受過正規教育也說法不一(可能只念過幾年中學)。不過有一點是比較清楚的,就是青少年時期的塞萬提斯是非常好學的,哪怕是路上拾起的字紙,他也要細看一番。至于各種書本知識,如西班牙和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學作品,只要有機會接觸到,他更是如饑似渴地閱讀,從不輕易放過。
大約在1569年下半年,他曾隨一名大主教到過羅馬。羅馬的繁盛和許多名勝古跡,自然使青年時期的塞萬提斯大開眼界。
1570年,大概是受了他弟弟羅得呂古的影響,塞萬提斯到西班牙駐意大利的軍隊中當兵,因為當時他弟弟早就在這個軍隊中服役了。次年,他曾以志愿兵的資格參加有名的米蓋爾·德·蒙卡達聯隊。這年9月16日,他乘坐的“侯爵夫人”號戰艦向希臘開拔。10月7日在勒班多,西班牙、威尼斯聯合艦隊與土耳其艦隊發生海戰,結果土耳其敗北。在戰斗中“侯爵夫人”號是深入敵陣的,塞萬提斯表現得非常勇敢。他不顧自己正在發燒,積極出艙參戰。不幸,他受了三處銃傷,兩處在胸,一處在手。從此左手成了終身殘廢。
手已殘廢,本應退伍。然而受生活所迫,1572年他不得不轉入另一艦隊,并于這年10月在希臘參加拉瓦列諾海戰。1573年10月又參加攻占突尼斯的戰役。往后還在那不勒斯駐防。直到1575年6月,塞萬提斯才獲準解除軍職,并隨身帶著兩封高級官員替他向國王腓力二世保薦的信(一封是軍隊統帥寫的,另一封是西西總督寫的。),回轉西班牙。
不幸的是,這年9月26日,當歸國航船行經馬賽海岸時,塞萬提斯一行遇上了摩爾人海盜。當時北非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本來就矛盾重重。摩爾人把塞萬提斯和他的弟弟羅得呂古等連船帶人統統擄到阿爾及爾作為奴隸出賣。由于塞萬提斯隨身有兩封西班牙高級官員的保薦信,所以摩爾人對他看守嚴密,并對這個可居的“奇貨”標上了很高的贖價。
塞萬提斯在阿爾及爾過了五年奴隸生活。先后充當達利·瑪米(一個殘暴的希臘人)和哈桑·巴帥(阿爾及爾的總督)的侍役。他曾幾次設法逃跑,但都未成功。1577年春,塞萬提斯的父母曾籌集巨款,托人去阿爾及爾設法贖回塞萬提斯,但是奴隸的主人只放走了他弟弟羅得呂古。1579年夏,塞萬提斯的父母經過千辛萬苦再籌巨款,要求贖取塞萬提斯。經過討價還價,并得阿爾及爾基督教商人的資助,直到1580年11月,塞萬提斯才獲得自由,回到西班牙。如果從1569年去意大利算起,他離開祖國已十年多了。
為生計所迫,塞萬提斯回國后大概又在葡萄牙當過一時期兵。離去軍職后,他便開始文學活動,靠賣文糊口了。從1582年起,他一連寫了幾篇劇本,主要內容都是當時流行的“劍與長袍(教士的穿著)”的故事。描寫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宗教糾紛和戰爭。1584年2月,他完成第一部長篇牧人小說《加拉黛亞》。有人考證說這部小說正是塞萬提斯自己的戀愛史。因為他曾愛過一個葡萄牙女人,并由他一直撫養著一個私生女孩。
1585年,塞萬提斯的父親去世。大概這時他才正式成家(原愛過的那個葡萄牙女人另嫁了)。為生活重擔所迫,他不得不一面寫文章,一面另覓職業。為了增加收入,有時他還受書店委托,寫些廣告小詩。
從1587年至1596年這九年中,塞萬提斯曾在海軍中充當軍需之類的職務。由于塞萬提斯不善計算,又缺乏警惕,因此在貪婪腐朽的官僚機構中,常常成為別人營私舞弊的犧牲品。1596年,終因一件挪用公款的案子代人受過,他不僅被革除了職務,而且還被關進了塞維利亞的監牢。雖然只三個月就被釋放了,但從此他一家的生活就更困難了。
公元1603年,塞萬提斯又回到了童年時代生活過的瓦爾亞多利城。當時腓力三世的王宮也在這里,城市的繁華是可想而知的了。然而塞萬提斯的經濟力量,只允許他一家在這個城市的貧民窟落腳。他當時居住過的拉斯托洛街一所下等公寓現在仍存在。那時他一家七口(他的妻子、姊妹、親戚、女仆,還有私生女。)都擠在二樓幾間小房里。樓下是一家最下等的小酒店,而樓上據說是一家妓院。從小酒店到妓院,每天吵吵嚷嚷,上上下下都要把他家的住房當過道。而塞萬提斯寫稿的書桌,恰恰就放在這個過道上。正是在這種嘈雜不堪、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的傳世名著《堂吉訶德》第一部于1605年初出版了。當時他已經58歲。
在《堂吉訶德》第一部書的封面上曾印著一個小小的圖案,里面有一句拉丁文:“黑暗過后,我希望看到光明。”當然這個“光明”在當時不過是西班牙小貴族,對已過時的騎士“美德”的幻想,在那個時代是無法實現的。但由于全書的思想豐富、文筆幽默生動,立即造成了印書史上空前的暢銷記錄。第一版在幾個星期內就賣完,同年在西班牙又重版了四次。不久就被譯成英、法文出版。到作者去世時為止,第一部在國內就印了十六版。據說有一天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站在王宮陽臺上,看見街上有個學生;一面看書,一面拍額狂笑,就說這學生一定在看《堂吉訶德》,不然就是個瘋子。經了解那學生果然是讀《堂吉訶德》。足見此書出版后的影響。
文學上的聲譽,并沒有使塞萬提斯生活好轉。出版商的腰包是裝滿了,但塞萬提斯卻依然窮得很。不僅如此,同堂吉訶德的遭遇一樣,他也厄運不斷。塞萬提斯曾說自己的狀貌是尖臉、棕發、眼深、鼻翹、口小、齒斜,上唇多須……。那個被多次描繪在插圖中的面帶愁容、瘦長臉,常坐在“駑騎難得”馬背上的堂吉訶德,的確如同塞萬提斯的化身。就在《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那年6月里,同堂吉訶德常因好心行俠遭橫禍一樣,塞萬提斯曾將一位街上的傷者,接到自己家中看護,不巧這位傷重的陌路人竟死在他那嘈雜狹窄的房間里。由于有殺人嫌疑,一時不由申辯,竟連同家屬,再一次被抓進監獄吃官司。當然后來很快證明他無罪,遂被釋放。
《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后,不久曾有一個化名亞龍蘇·佛南特士·德·阿萬拉南達的人,為了投機牟利,利用人們渴望《堂吉訶德》第二部出版的心情,以陳腐的天主教會觀點寫出了《堂吉訶德》續集(1614年出版)。這位冒牌作者在偽書的序言中,還對塞萬提斯進行了人身攻擊。譏笑他只有一只手,譏笑他老,還說他虧空公款,并多次坐牢!這件事對塞萬提斯刺激很大,于是他加緊寫作,終于在1615年冬,完成了《堂吉訶德》第二部。同第一部一樣,第二部也描述生動,文字優美,作者在書中對主人公賦予了更多的同情。
在此前后,塞萬提斯還寫有反對封建偏見,歌頌愛情自由,描寫人民大眾不幸遭遇的《懲惡揚善故事集》;長詩《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喜劇》等重要著作。還有悲劇《奴曼西亞》(1584年寫成),取材奴曼西亞城保衛戰,歌頌古代西班牙人民抗擊羅馬侵略者的英勇斗爭。這部作品宣揚愛祖國、愛自由的精神,對鼓舞西班牙人民愛國主義熱情,一直有著深遠的影響。
晚年時期的塞萬提斯,依然窮困不堪。公元1616年4月23日,終因水腫病不治,在馬德里的萊昂街寓所去世。時年70歲。
塞萬提斯去世后,當時并未立墓碑,遺骸埋葬處也說法不一。直到1855年才在馬德里為他建立了紀念碑。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的巨型雕塑也聳立在馬德里廣場上。公元195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350周年時,曾舉行過世界性的紀念。這說明塞萬提斯的著作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越來越為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所喜愛。
在西班牙國家圖書館里專有一間房子存放著《堂吉訶德》的各種版本,代表了幾乎全世界的各種語文。在另一間屋子里則有許多各時期研究《堂吉訶德》和塞萬提斯的著作。說明自《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問世以來,它一直未被人們忽視過。的確像《堂吉訶德》這類不朽的名著,是“可供大眾在推翻了地主與資本家的壓迫,為自己創造人的生活條件的時候,永遠珍視和閱讀”的。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754.html
上一篇:塔夫脫生平簡介,塔夫脫歷史評價,塔夫脫怎么死的?
下一篇:塞西爾生平簡介,塞西爾歷史評價,塞西爾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