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帝劉纘
漢質帝姓劉名纘,是東漢章帝劉炟的玄孫。劉纘的曾祖劉伉是漢章帝的長子,因其生母在宮中的地位卑賤,被剝奪了繼承皇位的權力,于建初四年 (79) 被封為千乘王(封國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附近)。按照常規,傳到劉纘一代,劉纘至多成為一個地方諸侯王,皇帝的稱號是與他無緣的。但在他8歲那年,他卻意外地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那是在永憙元年 (145)正月,年僅3歲的漢沖帝因病去世。沖帝既沒有兄弟,更沒有后代,皇統又一次出現了斷層。由誰來繼承皇位,成為當時東漢朝廷的頭等大事。其實早在沖帝病危之際,統治集團內部就已經開始物色未來皇帝的人選。當時主要的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清河王劉蒜,另一個就是劉纘。從血統來看,劉蒜和劉纘與沖帝的親疏關系幾乎是一樣的。他們的曾祖都是漢章帝的兒子,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個封為千乘王,一個封為清河王。而且劉蒜的父親劉延平本是劉纘父親劉鴻的弟弟,后來以清河王的嗣子繼承了清河王的王位。劉蒜與劉纘是叔伯兄弟。唯一不同的是劉蒜較劉纘年長,其時已經有17歲,而劉纘才年僅8歲。本來年長是選擇王位繼承人的有利條件,但當時執掌朝政的外戚大司馬大將軍梁冀貪圖劉纘年幼,在政治上易于控制,又忌怕劉蒜年長,為人嚴正,為維護自己的權勢,最后由梁冀一手包辦,選定劉纘作為皇位的繼承人。
劉纘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依然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他的哥哥梁冀手中。梁冀是東漢一代最有名的外戚權臣,其父梁商在順帝時任大司馬大將軍。梁冀是從他父親手里繼任大司馬大將軍的。順帝去世后,梁冀成為主持朝政的人物。沖帝、質帝都是由他扶持上臺的。梁冀在主持朝政期間,專橫跋扈,無所不為,朝廷內部賄賂公行,政出私門,造成了政治上的極端黑暗。所以在漢質帝在位的一年多的時間里,社會動蕩不安,階級民族矛盾也非常尖銳。如廣陵郡 (郡治在今揚州附近) 的張嬰重樹義旗,反抗黑暗統治,殺死了堂邑 (在今江蘇六合縣附近) 和江都 (在今江蘇儀征縣附近) 兩縣的縣長。九江的徐鳳也率眾攻殺了曲陽 (在今安徽淮南市附近) 和東城(在今安徽定遠縣附近) 兩縣的縣長。馬勉九江舉兵,自稱“黃帝”,而華孟也在歷陽(在今安徽和縣) 起義,自稱 “黑帝”。農民反抗的烽火燃遍東南半壁河山。在北方,鮮卑族的騎兵也入侵代郡 (郡治在今河北陽高縣),不斷騷擾東漢邊境。
梁冀在東漢朝廷中的專權和倒行逆施,很自然地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為首的一些士族官僚紛紛上書批評梁冀的所作所為,力求矯正時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打擊和壓制。大權在握的梁冀在朝廷上頤指氣使,氣勢凌人,不可一世,漢質帝雖然才8歲,也看得很不順眼。在一次朝會中,他以兒童特有的直率和天真當著群臣的面叫梁冀是“跋扈將軍”,表示自己的義憤,惹得梁冀大怒。退朝后,梁冀銜恨在心,他想,質帝雖小,但為人聰慧早熟,又是一朝之主,如果和李固等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豈不成為心腹之患。蛇蝎心腸的梁冀最后對漢質帝劉纘下了毒手。他讓由他安插在質帝身邊的親信暗中把毒藥攙在質帝食用的煮餅之中,質帝吃過毒餅之后,頓時覺得氣悶肚痛,無幾時,中毒身亡。漢質帝劉纘僅僅做了一年六個月的皇帝,在本初元年(146)六月去世,年僅9歲。漢質帝的上臺是東漢朝廷政治斗爭的產物,最后又成為政治斗爭祭壇上的犧牲品。
上一篇:貞陽侯蕭淵明
下一篇:趙王司馬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