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黔西之旅·草?!は邵欛R跡話草海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的草海,是貴州高原最大的淡水湖。因湖邊沼澤地帶有荊三棱、蒲草等幾十種水生植物,猶如綠毯,故名草海。湖面約25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huán)抱,清泉噴涌,湖里鷗鳥翔集,魚蝦嬉戲,被譽(yù)為高原明珠。湖外還有大小海子(湖泊)一百多個(gè)。
草海的成因
草海形成的歷史至少已有幾百萬年,其間由于地殼、氣候的變化,幾次成湖成田,據(jù)《大定府志》、《威寧縣志稿》等記載,草海曾變化為草原和海田。其時(shí)草海“廣袤十余里,水勢(shì)自東而西,舊導(dǎo)為三流,有中河一,邊河二。河側(cè)有田千頃,謂之海田,咸可種稻”。清咸豐七年(1857)春夏,霪雨成災(zāi),山洪暴發(fā),草木夾泥沙堵塞大落水洞,積水無從排出,南北兩河合為一,形成茫茫“草?!薄.?dāng)?shù)厝藗円矀髡f,以前草海未淹,巖頭上山坡腳有個(gè)大落水洞,常有放牧的牛跌下洞里,一去無影無蹤。于是人們傳說里面有妖魔,在洞邊修一土地廟來鎮(zhèn)壓,但仍有牛落下。小孩便在洞口周圍插上枝條刺桿,以防牛掉入。天長日久,枝條長成灌木叢。一年,暴雨成災(zāi),洪水夾泥沙帶洞口灌木叢一起下墜,堵塞水路,洪水在地面形成草海。
六橋煙雨遇神仙
草海東南水面有六洞橋,因石砌橋環(huán)六孔而得名。沿橋有“煙柳長堤”,當(dāng)年蔡鍔興師討袁時(shí)曾在此檢閱將士。長堤盡頭有白泥山,山中有川主廟。傳說八仙之一呂洞賓曾到此,故這一帶風(fēng)景命名為“六橋煙雨遇神仙”。
相傳,當(dāng)年呂洞賓扮成一位游方道長,周游四方,來至六洞橋頭鋪?zhàn)由较?,遇貧道士蔣某夫婦,得到他們多日的熱情款待。呂洞賓感其傾家待客的熱忱,臨走時(shí),長袖一揮,只見白花花的大米從袖里流出,轉(zhuǎn)眼間裝滿了蔣道士家大小櫥柜壇罐。他還從懷中取出一幅《八仙圖》掛于中堂,然后飄然而去。蔣道士感激不盡,追至六洞橋頭,百般挽留,死死扯住道長的后襟不放。道長含笑不語,輕輕一動(dòng),后襟被蔣道士扯下一塊,便悄然而逝。蔣道士拿著扯下的衣角回家,心中疑慮不解,猛然見中堂上的《八仙圖》里,呂洞賓的后襟正缺這樣一塊,才恍然大悟。
上帝廟里鎖神馬
草海由于湖面常漲常落,令人感到奇幻莫測(cè)。
傳說有年五月,草海的水一天天少下去,當(dāng)?shù)匾妥迦嗣穸几械狡婀?。一天下午,放牛娃羅娃和都腳因丟失了一頭牯牛,來到草海邊找牛,一直找到傍晚,也未找著。天黑了,兩個(gè)放牛娃走不動(dòng),躺在土坡下睡著了。羅娃很快進(jìn)入夢(mèng)鄉(xiāng)。突然間,他看見丟失的大黑牯牛從天上飄然而下,落到草海邊。只見它吃一陣麥苗,喝一陣水,草海的水立刻下去一尺多。羅娃明白了,原來是這個(gè)家伙喝去了草海的水。他揀起一塊石頭打去,大黑牯牛揚(yáng)蹄騰空飛起,變成一匹栗色馬。羅娃叫起都腳跟在后面追趕,他倆也隨著栗色馬飛起來。兩人追到上帝廟,只見過道里有一匹泥塑的馬嘴里銜著麥苗,腿上濕漉漉的。他倆正想走近看看,泥馬猛地嘶叫一聲,沖上來又咬又踢,兩人揮動(dòng)牧鞭迎戰(zhàn)。正打著,一個(gè)老道士走過來問:“阿彌陀佛,誰打我的泥馬?”泥馬驀地變回原形。羅娃和都腳忙上前說:“老仙師,你這馬快要喝干我們草海了?!崩系朗繎崙嵉貙?duì)泥馬說:“幾天不管,你就去損害百姓利益。來人啦,用桐油灌它的腿,用銅釘釘它的蹄!”說完,飄然而去。羅娃一下子醒了,忙拉過都腳一問,兩人做了同樣的夢(mèng)。第二天,兩個(gè)放牛娃帶著草海邊的農(nóng)民來到上帝廟燒香拜佛,又用桐油灌了泥馬的腿,用銅釘釘了泥馬的蹄。從此,草海又恢復(fù)原樣。據(jù)說神馬的蹄被鎖住后,它的影子變成彩虹,每當(dāng)雨過天晴就想把頭伸進(jìn)草海喝水,卻再也喝不到了。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南溪山·仙巖龍泉話南溪
下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半坡遺址·仰韶文化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