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盤古村·盤古定居處
盤古村在青縣城南7公里處,因傳說盤古氏在此定居而得名。明初,又于盤古村南建立新村“小盤古”,原盤古村更名為“大盤古”沿用至今。
盤古氏,人之祖也。傳說生于天地混沌之中,后天地開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氏日長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天極其高,地極其厚。盤古氏死后,身軀化為日月、山川、草木等。根據(jù)青縣民間傳說,盤古在世時漫游至此地,見天懸日月星辰,地綴水陸山川,又見高崗松柏河邊柳,平地瓜果兼五谷,鮮花爭艷蜂蝶舞,鳥唱高枝魚浮游,可謂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盤古氏便定居下來。盤古氏帶領(lǐng)其家族壘臺筑巢,造房建屋,在挖坑取土?xí)r,因挖至泉眼,泉水涌出,成為后人所稱謂的“盤古潭”。潭邊蒼松翠柏,高達(dá)數(shù)丈,舊志將其列為一方名勝并載詩詠其狀曰:“曲徑孤村古廟前,下流潭水涌湍瀾;驚濤不見甍鱉窟,崖峭哪尋鴻渤灘;漠漠?dāng)啾畽M草底,蒼蒼老樹入云端;煙波日暮漁人去,明月一灣萬丈寒。”
盤古氏死后,即殯葬于此,其后裔又在這里修建了盤古墓、盤古里(村)、盤古溝、盤古港等。民國《青縣志》稱:“盤古廟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明弘政十七年、崇禎九年俱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流沖刷,改于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記。”據(jù)近鄉(xiāng)耄老言:盤古廟狀似北京故宮三殿,石磚木結(jié)構(gòu),琉璃瓦封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三百六十周天;臺階十八登,為十八層地獄之說;飛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每根椽頭系銅鈴一枚,照工、商、角、徵、羽五音而置,殿內(nèi)為身披樹葉,手托日月的鐵鑄涂金盤古像,高一丈八寸。中殿塑南海觀音像,股坐蓮盆,金童玉女分立兩側(cè)。后殿設(shè)老君、孔子、龍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歡樹兩株,殿后鐵罄懸于古槐。三殿兩側(cè),為參天翠柏、參差碑林占據(jù)。山門影壁別開生面,為彩瓷造型八仙人組成,高矮配合有度,丑俊栩栩如生。每逢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為盤古廟會始日,廟會共四天,各地商賈、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云集而來。可惜,此廟毀于1947年,盤古廟會也隨之而終。八十年代末期,又開始修復(fù)盤古勝跡,盤古墓前聳立起3米多高的嶄新墓碑;村中央新落成了盤古彩塑,仿古式先天祖祠亭也正在興建中。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大理之旅·蒼山洱海·皚皚蒼山雪皎皎洱海月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昆明之旅·大理國經(jīng)幢·石雕精品壓龍古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