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杭州之旅·虎跑泉·虎跑夢泉
虎跑,在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白鶴峰下,離城區(qū)約10里。這里,松楓參差,泉聲聒耳,富有山野風味。最吸引人的,是虎跑泉水及濟公、弘一法師的遺跡。
夢泉遠自南岳來
史籍載,唐以前,這里并無泉水。相傳在唐代元和年間,一位叫性空的和尚云游至此,深喜此處清幽的環(huán)境,便欲棲禪于此。但這里沒有溪泉,難以生活。忽夢神人傳授,將有二虎移南岳衡山的童子泉至此。第二天,果見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遂把此泉命名為“虎跑”。
虎跑泉水色晶瑩,味甘冽而醇厚。歷來被譽為西湖諸泉之首。蘇東坡說:“亭亭石塔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泉移泉眼趨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至今游人盥洗罷,臥聽空階環(huán)佩響。信知此來如此泉,莫作人間去來想。”
虎跑泉向稱“天下第三泉”。傳說唐代茶圣陸羽在品盡天下甘泉名茶之后,將其依次排為:鎮(zhèn)江金山寺的中冷泉,無錫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蘇州虎丘的方井,揚州平山堂的一口泉,江西廬山的招隱泉。清時,傳說乾隆皇帝也曾品評全國名泉,結(jié)果,北京的玉泉為第一,鎮(zhèn)江金山寺的中冷泉為第二,杭州的虎跑和無錫的惠泉并列第三?!褒埦枞~虎跑水”,向來被人們譽為西湖“雙絕”。
濟公塔院
虎跑寺,因虎跑泉著稱于世。一千多年來,曾有不少名僧在此修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應(yīng)數(shù)南宋時的濟顛。濟祖塔院即是為紀念濟顛而建的。
濟顛俗姓李,原名道濟。他舉止如癡如狂,不守佛門清規(guī),但卻于瘋癲中含佛理,常做出扶危濟困的事情。
傳說,凈慈寺遭火災(zāi)后,急需可用作棟梁的粗大木材。濟顛承攬了去四川化木材的差使,卻只在寺中酣睡。睡了三天才爬起叫道:“大木來了,快吩咐匠人搭起鷹架來扯!”眾僧都以為他說夢話。濟顛對長老說:“許多大木若從錢塘江盤來,須費多少人工?弟子因見大殿前的醒心井與海相通,故將眾木都運到井底下來了。”及到了井邊一看,井水中果露出一二尺長的一段木頭。長老因問:“這大木有多少株數(shù)?”濟顛道:“若不夠用,只管取,只管有;若是夠用了,就罷了,也不可浪費?!背兜搅呤?,匠人道:“夠用了?!本斜銢]再冒起來,最后一根剛出水,也便留在了井中。
一日,臨安府尹帶了許多差役,要來砍伐凈慈寺外兩旁的松樹。濟顛出迎。府尹說:“聞你善作詩詞,譏誚罵人,我今來伐你的寺前松樹,你敢作詩譏誚罵我么?”濟顛道:“世之人有可譏可誚,方敢譏誚之;人有可罵,方敢罵之。有如相公,乃堂堂宰官,又是一郡福星,無論百姓受惠,雖草木亦是沾恩。相公此來伐樹,小僧雖有一詩,亦不過為草木乞其生耳?!币虺噬弦辉姡骸巴ニ砂俪呓犹旄?,久與山僧作故交。只認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窗前不見龍蛇影,屋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
府尹將詩連看數(shù)遍,不忍釋手。遂命伐樹人散去,然后復(fù)與濟顛作禮。
濟顛活到六十多歲,忽爾厭世,信口作頌道:“健,健,健,何足羨!止不過要在人間扯門面。吾聞水要流干,土要崩陷。豈有血肉之軀,支撐六十年而不變?棱棱的瘦骨幾根,癟癟的精皮一片。既不能坐高堂,享美燕,使他安閑;何苦忍饑寒,奔道路,將他作踐?況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難看;且酸的酸,咸的咸,人情已厭。夢醒了,雖一刻也難留;看破了,縱百年亦有限。倒不如瞞著人,悄悄去靜里自尋歡……”作頌畢,即時坐化,葬于虎跑塔中。
弘一法師塔
虎跑后山有一六角形石塔,這是弘一法師紀念塔。
弘一法師,初名岸,字息霜,號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1880年。出身于巨商富室,年青時是一個以“才子”聞名的翩翩公子。曾赴日本留學(xué)。歸國后先后在天津工業(yè)專門學(xué)校、浙江兩級師范學(xué)校以及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擔任繪畫、音樂教師。
李叔同創(chuàng)作了不少歌詞,有的自己譜曲,有的由其學(xué)生劉質(zhì)平、豐子愷等作曲。其《送別歌》的歌詞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此歌風靡一時,不脛而走。留日期間,李叔同與歐陽予倩等人成立了中國最早的話劇團體“春柳劇社”,并先后在日本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錄》、《熱血》等劇。辛亥革命后,又在國內(nèi)公演了《社會鐘》、《家庭恩怨記》等劇,對我國話劇運動的發(fā)展起了深遠的影響。
1918年,李叔同在虎跑寺皈依佛門。他初習凈土宗,后精研律宗,著有《四分律比丘相表記》、《清涼歌集》、《華嚴集聯(lián)三百首》、《格言選略》等,被佛門尊稱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1942年冬,李叔同圓寂于泉州開元寺。他在給夏丐尊的遺書中,賦了二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p>
幾年后,豐子愷、葉圣陶、章雪村等合力出資,將李叔同的部分骨灰葬于虎跑寺后,并立塔以紀念。
上一篇:莽莽關(guān)外山·沈陽之旅·沈陽故宮·薩滿祭祀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長江三峽之旅·雙桂堂·蜀中禪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