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帝楊侑
隋恭帝楊侑,是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也是這個短命王朝中最為短命的一代皇帝,在位只有6個月,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隋煬帝大業元年 (605),楊侑生于京師長安。他的父親是隋煬帝的長子楊昭,煬帝即位后被立為皇太子。大業二年 (606),楊侑兩歲時,父親楊昭不幸暴卒,當時宮中皆傳聞是誤飲藥酒而死。因為在這一年七月,擔任長安留守的楊昭來到東都洛陽,朝見正在這里行幸的父皇煬帝。煬帝邀太子和大臣楊素在一塊飲酒。楊素是隋文帝時的重臣,又在幫助煬帝繼承皇位上起過重要作用。但是,煬帝繼位后,認為楊素功高權重,對自己不利,便打算除掉楊素,因此在酒宴上,煬帝暗置毒酒,準備毒死楊素。但傳酒的侍臣卻誤將毒酒錯遞給了太子,酒宴后三天,太子中毒吐血而死,而楊素卻安然無恙。
楊侑自幼聰明敏捷,才氣過人,氣度不凡,深受祖父隋煬帝的喜愛,3歲時就被立為陳王,后來又被封為代王,并且享受一萬戶的食邑。大業九年 (613),隋煬帝征遼東時,楊侑被任命為京師總留事,鎮守西京長安。同年六月,楊素的兒子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 (今河南濬縣)起兵反隋,擁眾10余萬,圍攻東都洛陽。楊侑曾派刑部尚書兼京兆內史衛文升率兵4萬東擊楊玄感,以解洛陽之圍。大業十一年 (615),11歲的楊侑隨煬帝到山西晉陽 (今山西太原) 巡視,隨后又被任命為太原太守。翌年二月,隋煬帝在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南逃江都(今江蘇揚州市),并下令修建丹陽宮,企圖固守江南,維持半壁河山。楊侑則被詔令據守長安。大業十三年(617)五月,李淵李世民父子在山西晉陽起兵,并且誓師入關,準備進攻長安。留守長安的楊侑得知李氏父子起兵的消息以后,立即派大將宋老生、屈突通加強河東防務,把隋軍主力部署在霍邑(今山西霍縣)一帶,阻擋李淵西入關中。同年六月,由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領的軍隊奪取了隋軍據守的西河郡,殺隋大將高德儒,隨后又大敗宋老生率領的隋軍,攻克了霍邑,突破了楊侑設立的關中外圍防線,打開了通往關中的門戶。十月,李淵指揮李建成、李世民兩路大軍避開隋將屈突據守的河東,迂回包圍了長安。
此時長安城內兵力空虛,輔助楊侑守城的主要人物衛文升是年過70歲的老官僚,他聽說李淵軍隊兵臨城下時,驚嚇成疾,不能視事。只有左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調兵守城,因此長安很快就被李淵攻陷。城破之日,衛文升驚嚇而死,陰世師、骨儀被殺,楊侑左右的官員也都四散逃命,在東宮里陪伴他的只有侍讀姚思廉一個人,孤零零地當了李淵的俘虜。
李淵占領長安后,并沒有將楊侑殺掉,反而擁戴他當了皇帝。大業十三年(617)十一月,13歲的楊侑在李氏父子的擁戴下,在大興殿即位稱帝,改年號為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己則擔任大都督、尚書令、大丞相,統管和處理一切政事。即位以后,聰明的楊侑才明白,他的皇帝位置只是徒有虛名,李氏父子并不是真心擁戴他做皇帝,而是把他當做一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招牌,他已經完全被控制在李氏父子手里,根本沒有任何預聞政事的權力。義寧二年(618)五月,隋煬帝在江都被殺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楊侑這塊招牌已經失去了作用。因此,在李氏父子精心策劃和導演的禪讓鬧劇中,只做了6個月皇帝的楊侑被迫下詔退位,由李淵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從此結束了隋王朝37年的短命歷史。
楊侑禪位以后, 被降為酅國公, 在京師長安過起了寓公生活。 第二年五月, 楊侑被李淵派人殺死,時年15歲,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上一篇:恭帝拓跋廓
下一篇:桂王朱由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