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湘西之旅·索溪峪·索溪與向王
索溪峪與張家界、天子山山水相依,融為一體。于青峰碧水間,難割難舍相傳不斷的便是向王天子的故事。向王的足跡遍布索溪峪的峰水之間。天子洲、插旗峰、仙女橋、落馬坡……無數峰、巖、洞、灣的命名都與向王的史績相聯系,而這正是索溪風光的生命所在。
向王即南宋末年蠻苗起義首領向大坤。整個武陵山脈都有他的活動和傳說,僅紀念向王的天子廟就有多處,其中有一聯曰:“向以稱王,威嚴赫赫三千界;天其有子,俎豆馨馨億萬年?!彼@四門有向王古墳,從前有碑,本地許多老人都見過,現已不存。
民間關于向王的傳說頗多,雖然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但仍不失其真實性。向王起義雖以失敗告終,但他始終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皇帝誤封“天子洲”
據四川一個很有名氣的風水先生察看,向天灣是龍脈之源。
南宋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外族不斷入侵騷擾。向天灣的向氏三兄弟——向龍、向虎、向彪應征從軍。三兄弟驍勇善戰,先后被提升為統兵將領。這天,三兄弟凱旋回京,皇上設宴接風。席間,皇上問及三兄弟的家鄉身世,向虎回稟說:“微臣等家住湖廣田字洲,那里前有完稅牌,后有農逸巖,還有水繞四門,是風景如畫的好地方?!被噬弦延袔追肿硪?,笑道:“天子洲,萬歲牌,龍椅巖,好地方啊!”于是把這些地方賞賜了向氏三兄弟。然而站在一邊的奸臣宰相卻冷笑道:“天子洲、萬歲牌、龍椅巖,這是天子之兆,向氏兄弟擅用皇宮御名,顯然心懷不軌,圖謀造反?!奔槌嫉囊痪湓?,座上客變成了階下囚。向氏兄弟大罵皇上昏庸,起了造反的念頭。深夜,一白胡子老丈托夢給三兄弟,幫他們逃出了死牢。
官逼民反,兄弟三人回到家,推向龍為王,按仙人指點,把寫著“向王天子”的杏黃大旗插在屋后山頂(今插旗峰)。大旗遮住了周圍的大山,透不進一點陽光(今陰旗埡)。前面的完稅牌真的出現了“萬歲牌”三個大字,后面的農逸巖真的變成了龍椅(今萬歲牌、龍椅巖)?;噬弦粫r糊涂,竟使田字洲真的成了“天子洲”了。從此,向王依仙人所說,緊閉中門,潛心操練人馬,準備起事。
轉閣樓上群英會
向龍稱王以后,四方的百姓潮涌般聚攏而來。明代《萬歷縣志》載:“旬日之間,聚眾數萬。”歡喜之余,向王為自己不懂兵法而憂慮。
傳說漢留侯張良曾于燈芯巖閱讀兵書。一日,向王來到張良墓前,拜請張將軍助一臂之力。拜罷起身,隨著墓后一道光亮,果然有兵書出現。向王大喜,抱書來到燈芯巖前虔誠叩拜,燈芯巖重又大放光芒。從此,向王在此研讀兵書,成了文武雙全的農民將領。
離仙人指點的三年六月只差三十天了。向王的妹妹向鳳與夫婿衣錦還鄉,母親便開中門迎接。誰知中門一開,守衛在屋頂的黑狗便墜地而死;楠竹噼噼啪啪爆裂,竹節上的士兵正欲上馬,卻紛紛倒下。向王見狀,急忙取下桃樹弓,柳枝箭,依仙人指點,向東方連射三箭,由于時機未到,三箭都未射中,卻泄露了天機,皇上急忙發兵圍剿。向王便與向虎、向彪以及四十八大將軍、四十八小將軍,登上山頂,來到轉閣樓,共商軍機大事。
且說這轉閣樓,樓高入云,奇險無比。這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峰頂空心似屋,遠看如寶塔,近看若樓房。從峰底至樓頂,僅有一條盤旋而上的石徑,寬處約三尺有余,窄處不足一尺。樓上有四座石門,四角飛翹。樓內高大寬敞,可容納二百多人。傳說此閣是孫大圣西天取經前鑿成的。向王曾在這里商討軍機要事。
壯士血染百丈峽
百丈峽因峽高百丈而得名。此峽位處要沖,地勢險峻,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朝廷派來的楊瓊花和四員女將(史稱“五女征南”),領兵來到索溪便占領了百丈峽口。
兩軍對壘,激戰數日。向玉天子率領驍勇善戰的士兵,一連打了九十九次勝仗。楊瓊花選一絕色女子送與向王,勸向王歸降。向王大怒,下令斬殺來使。向王手下的軍師因貪戀女色,暗中放出敵使,并盜了軍事地圖。翌日,宋軍突襲。義軍因毫無準備,死傷無數,壯士的鮮血染紅了百丈峽兩岸的巖壁。因這里曾有過百次大戰,此后百丈峽又稱“百仗峽”。宋代有人作詩云:“千年絕壁掛古松,萬尺深澗藏蒼龍。百仗留得佳話在,兩壁對插白云中?!?/p>
向王慘敗百丈峽后,帶領弟兄們輾轉來到天子山的神堂灣。他知道大勢已去,仰天長嘆。正欲拔劍自刎,寶劍忽被一聲巨響震落在地(今寶劍峰)。多次指點向王的白胡子老丈又出現了,原來他就是神通廣大的太上老君。向王一行人舍棄坐騎,隨老丈跳下了神堂灣。從此他們便在神堂灣里操練兵馬,積蓄力量,伺機再起。據說直到今天,只要走近神堂灣,便可隱約聽到鳴鑼擊鼓、人喊馬嘶的聲音。再說向氏兄弟的三匹坐騎,由于思念主人,化而成石。傳說天馬落、寶鳳山便是它們的化身。白虎堂則為紀念向虎坐騎白虎而修建。
上一篇:沉沉帝王夢·京郊之旅·大覺寺·空空大覺中含虛寂照同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南寧之旅·紫壁山·紫壁樵歌與歌圩文化